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6500字。

  2022届高三语文 名著阅读《论语》专题练习 第一阶段练习
  1.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注】六蔽矣乎?”对曰:“未也。”
  “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阳货》)
  【注】言:德。
  孔子为什么把学习与道德修养联系在一起?请从“六言六蔽”中任选两个,用自己的话加以解释。(6分)
  2.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述而》)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述而》)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
  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子罕》)
  (1)请解释“生而知之者”与“不知而作之者”。(2分)
  (2)综合以上材料,简述孔子获取知识的途径,并就其中一点谈谈对你的启示。(4分)
  3、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1】也。贫与残,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2】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
  注释:【1】处:处在、居处。【2】造次:仓促之间。
  (1).“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本句中的“其道”指什么?全段表达了孔子的什么思想?(2分)
  (2).“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杨伯峻《论语译注》认为,“得之”应改为“去之”;也有学者认为,“不以其道得之”的“不”字应删去。请根据以上两种不同解读,分别解释句意。(4分)
  4.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论语》记录了孔子与弟子间的许多对话,如《先进》篇:
  子路问:“闻斯【1】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2】,故退之。”
  注释:【1】斯:就。                  【2】兼人:勇于作为。
  请简要概述孔子三次回答的内容,并说明短文反映了孔子怎样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