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100字。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七年级语文试卷
  (全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积累运用(24分)
  1.默写古诗文。(共10分。答对一句得1分。)
  (1)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其一)》)
  (2)《〈论语〉十二章》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4)树木丛生,百草丰茂。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5)默写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走到你做dǎo gào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
  (2)女娲又把男人和女人相配,让他们fán yǎn子孙。
  (3)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niān qīng pà zhòng,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4)我往后移动一下,用左脚xiǎo xīn yì yì地感觉着岩石,然后找到了。
  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如果说喧闹的城市是繁华的美,那么宁静的山村则是静谧的美。
  B.本店即日起开始营业,欢迎莅临本店品尝。
  C.这道数学题,我百思不得其解,经老师一点拨才恍然大悟
  D.面对庄重简约、刚劲有力的党史陈列馆,仰望着庄严肃穆的高悬于正门之上的党徽,青年干部心中的敬意油然而生。
  4.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在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下,已经阶段性取得了成果。(应把“阶段性”调到“取得了”之后)
  B.为了提高市民的文明素养,市教育局策划开展了“读传统经典,建文明城市”。(把“市教育局”调到“为了”之前)
  C.同学们对自己能否取得优异成绩,充满了信心。(删去“否”)
  D.语文课程应着重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将“增加”改为“培养”)
  5.今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红橙中学将于6月28日开展一系列庆祝活动,你作为参与人,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活动任务。(4分)
  (1)主题词: , 。请用规范的正楷字将主题词抄写在田字格内。(2分)
  (2)你将朗诵艾青的诗歌《毛泽东》,下面是诗歌节选,你认为选择哪种语气来朗诵,才能表达出作者对毛主席的爱戴、敬仰之情?请将所选序号填入括号内。(2分)
  毛泽东在哪儿出现/哪儿就沸腾着鼓掌声—/“人民的领袖“不是一句空虚的颂词/他以对人民的爱博得人民的信仰!
  A.沉痛、伤感    B.激昂、深情    C.惆怅,婉转    D.忧愁、哀婉
  二、阅读(4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18分)
  【甲】诫子书(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诫子书(羊祜)
  吾少受先君之教,能言之年,便召以典文①。年九岁,便诲以《诗》《书》。然尚犹无乡人之称,无清异之名②。今之职位,谬恩之加③耳,非吾力所能致也。恭为德首,慎为行基。愿汝等④言则忠信,行则笃⑤敬无口许人以财无传不经之谈⑥无听毁誉之语。闻人之过,耳可得受,口不得宣,思而后动。
  【注】①典文:管理文书。②清异之名:清高:特异的名声。③谬恩之加:误把恩惠赐给我。作者自谦之辞。④汝等:你们。⑤笃:忠诚、厚道。⑥不经之谈:缺乏根据的言论。
  6.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险躁则不能治性     (2)才须学也    (3)非吾力所能致也    (4)闻人之过
  7.下列句中加点字“之”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3分)
  A.夫君子之行    B.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