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题,约13580字。
丽水市2021学年第一学期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控高二语文试题卷(2022.1)
本试题卷共8页,四部分,24题。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卷上。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流水号、考生号填写清楚。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
如何对悲剧艺术进行新的认识,已经成了诗学与哲学的时代思想任务。不过,亚里士多德的规定依然具有影响力,"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摹仿方式是借助人物的行动,而不是叙述,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疏泄"。摹仿、行动、怜悯、恐惧、疏泄,这五个关键词显示了悲剧的特质。此后,莱辛修正了亚里士多德的看法,强调"最好的悲剧是最有力的激起情感者,而不是适于净化情感者"。尼采虽然没有给悲剧下定义,但是,他直接把悲剧与生存意志联系在一起。卢卡契认为,"悲剧是人的具体的本质特征的实现"。"悲剧中的一切事物都有价值,一切事物几平势均力敌"。从这些论述可见,只要把悲剧与它的功能联系在一起,就可以见证"悲剧作为生存表达"的认识论意义。严格说来,悲剧和喜剧并不是文体形式,而是人类生存的演绎方式,是生存的情感冲突与意志冲突在戏剧中形成的功能价值形态。
(摘编自李咏吟《悲剧作为生存演绎方式及其认识转向》)
材料二∶
翻检世界经典的战争文学,悲剧精神往往是检视一部作品是否深刻厚重、是否具有恒常魅力的审美标志。而在中国当代军旅长篇小说的审美范式中,悲剧精神的淡漠或缺失始终为研究者所诟病∶ 难以摆脱的意识形态功利色彩,跳脱不出的庸俗脸谱化写作模式。书写战争,却不正视战争对人性的戕害、对肉身的毁灭,不探究战争的残酷与非理性状态;摹写军人却忽视对人的心理、灵魂、命运的哲学思辨和价值追问;张扬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的同时,却遮蔽了战争历史的悲剧底色。可以说,悲剧审美意蕴的稀薄在相当程度上狭限了当代军旅长篇小说的叙事空间和精神容量。
悲剧意识是对人的悲剧性命运的认知, 而悲剧精神则是对现实人生悲剧境遇的超越,进而在精神上达至一种自由、顽强的生命境界。悲剧精神的实质就是生命之韧性与抗争之不屈——在困境或灾难中坚守信仰,不放弃对未来的美好追求,为了实现理想而勇往直前的大无畏气魄。 悲剧精神的核心要素是反抗,困境中和抉择时往往容易马显和升华人的存在价值、人格力量、理想追求和精神风貌。悲剧美就在于生命的抗争冲动中显示出的强烈的生命力和人格价值,这种个体生命的价值品格、精神风貌和顽强的生命力联系起来,融汇为一种新的主观精神形态——悲剧精神。在世界经典战争题材长篇小说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战争和军人、胜利和失败,我们还看到了战争笼罩下的人生悲剧、灵魂堕落和人性扭曲,如《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静静的顿河》《永别了武器》等。
(摘编自傅逸尘《悲剧意识的觉醒与悲剧精神的建构》)
1.根据选文,下列对"悲剧"及"悲剧精神"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悲剧是对行动的模仿,它借助人物的行动、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情感疏泄。
B.悲剧是人的具体本质特征的实现,是一切事物价值的实现、势均力敌的表现。
C.悲剧精神是对现实人生悲剧境遇的超越,是精神达至自由、顽强的生命境界。
D.悲剧精神的实质是生命之韧性与抗争之不屈,悲剧精神的核心要素是反抗。
2.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不能体现"悲剧精神的核心要素——反抗"的一项是(3分)A. 祥林嫂以嚎、骂、撞香案等行为来抗议再嫁,后不惜重金捐门槛,渴望获得救赎。
B.窦娥遭诬陷被处死刑,临刑前指天斥地骂鬼神,发下三桩誓愿,表明冤屈,以证清白。C.司马迁因李陵事件遭受腐刑,面对人生困境, 忍辱苟活,发愤著书,留下千古名著。
D.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天火,不惜触犯天规,被缚高加索,受尽折磨却没有屈服。
3.结合材料二,试分析《老人与海》中的悲剧精神。(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2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劝人安贫乐道是古今治国平天下的大经络,开过的方子也很多,但都没有十全大补的功效。因此新方子也开不完,新近就看见了两种,但我想; 恐怕都不大妥当。
一种是教人对于职业要发生兴趣,一有兴趣,就无论什么事,都乐此不倦了。当然,言之成理的,但到底须是轻松一点的职业。 且不说掘煤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