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790字。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语文试题
  答卷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       
  2022. 1
  第1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共9分,每小题3分)
  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     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2)一路上,我碰到许多健康的男男女女,孩子们的笑声又开始在热闹的乡村聚会上     。
  (3)那只花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     着。
  A. 烘托  飘扬  凝神          B. 衬托  飘荡  凝神
  C. 衬托  飘扬  凝望          D. 烘托  飘荡  凝望
  2.下列各句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
  B.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C. 从母亲的手势以及家人的来去匆忙中,让我猜想到一定有什么不寻常的事要发生。
  D.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B. 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外地美观,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C. 人总是要死亡的,死亡了一批再创造一批吗?未免太麻烦了。怎样能使他们继续生存下去呢?这却是一个难题。
  D.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以其独特的美感形式,陶冶性情,滋润心灵,伴随着我们成长。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6题。
  临时感
  ①我有一个朋友,在离杭州主城区20公里的工业区有一家机械加工厂,他对我说,招工人越来越难了。今年他把月工资从3500元提到4000元,陆陆续续来了一些应聘者,但到了厂区一看,大都一言不发地走了。
  ②现在的年轻人就业,希望能坐办公室,工作要轻松,工资要高。他的工厂在工业集聚区,交通不是十分方便,厂里的机器也都是油渍渍的,给人的体验不太好。其中有个年轻人,刚技校毕业,对我那朋友直言:“你让我到这种地方上班,才给4000元,我送送外卖也不止4000元呀!”
  ③这是一句大实话。
  ④他想挽留一下这位年轻人,说你在技校里学的就是机床,我这里就有数控机床,工作几年,锻炼锻炼,你就有技术了,以后就可以拿更高的工资。
  ⑤有一种情绪在蔓延,这种情绪就叫“临时感”,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生活在各种各样的临时感中。
  ⑥以前的社会不是这样的。因为你的住房是固定的,工作也是相对固定的,一个人的人生角色大都是一成不变的,因为当时的那个社会缺少流动性,所以少了许多可能和机会。现在,各种资源是可以交换的,社会的流动性产生了无数机会,让各种可能性无处不在。
  ⑦于是,“先凑合着”的临时心态来了。“先凑合着”是一种精致的利己主义,其逻辑非常之精妙--我所要的东西没有到来,那现在的一切都是临时的,我就没必要付出。
  ⑧“抓周”是许多中国家庭预卜孩子前途的一种习俗,孩子满周岁后,让孩子趴在地上,面前笔、墨、紙、砚、算盘、钱币、书籍等,任其抓取,如果孩子抓到笔了,说明以后他将是一个读书人;如果孩子抓到算盘和钱,说明以后是一个生意人……“抓周”没有任何科学性,但它期待的是关于人的长期定位的预设。
  ⑨临时感是对传统社会认知的一种“对冲”,是“不接受”“不融合”,是看风使舵。这种“临时感”看似自己没有损失什么,事实上你损失了最为宝贵的东西:时间、历练、还有你的精神状态。
  ⑩一个人在职场中,一旦有“凑合着”的临时心态,一举一动都会表现出来,你会尽量地少付出。你在职场中或许得到了一些利益,但肯定得不到太多的职业历练,更为重要的是,失去了一个人走向成功所需要的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这种状态是一种人格力量,比金子还宝责。??无论是谁,都不可能看清自己的未来,这个社会的确充满了变化,但“干一行爱一行”仍然极其稀缺,有太多的成功者,都是从微不足道的岗位做起,从“干一行爱一行”的普世经验中汲取营养的,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呈现给别人,赢来一个又一个机会。
  (文/流沙)
  4.下列对朋友的工厂很难招收工人的原因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离主城区远,交通不是十分方便。
  B. 工厂设备陈旧,不能给人好的体验。
  C. 应聘的工人觉得月工资开得太低了。
  D. 社会的流动性让人们喜欢生活在临时感中。
  5.作者认为“临时感”的实质是什么?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是社会中许多人有的情绪。
  B. 是精致的利己主义思想。
  C. 与传统社会认知相冲突。
  D. 职场中的人没有什么损失。
  6.作者对“临时感”者提出的建议,下列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未来不可知,但依然要“干一行爱一行”。
  B. 可以从微不足道的岗位做起。
  C. 要在工作中呈现自己最美好的一面。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