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5题,约18300字。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21学年第一学期浙南名校联盟期末联考高三年级语文学科试题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7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现代高度机械化的结果,是使优游的生活成为过去,每个人只是急躁而盲目地旋转(zhuǎn)于高速的漩(xuàn)涡中,像是被驱赶着,匆匆忙忙地随波逐流。
  B. 人民网大学校长论坛群英荟粹,共襄盛举,400余位大学书记、校长为社稷苍生着(zhuó)想,为中国高等教育建言,力求提升高校服务区域发展和国家战略能力。
  C. 作为一位具有创造性的书法家,她在艺术上孜孜以求,将帖(tiè)学和碑学有机融合,在擅长行草书的基础上,熔颜、米于一炉,笔力遒劲(jìng),取势跌宕多姿。
  D. 青史如镜,鉴照峥嵘岁月;初心如炬,辉映前行之路。不管遇到怎样的惊滔骇浪,我们都应始终乘(chéng)势而上,瞄准既定目标,擎(qíng)举科学权杖,以真理驱逐谬论。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能力。
  A.“漩涡”的“旋”应读“xuán”。
  B.“荟粹”的“粹”应写作“萃”。
  D.“惊滔骇浪”的“滔”应写作“涛”。
  故选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一勤天下无难事。”有人曾问齐白石画画的秘诀是什么?他笑答:“要每日作画,
  不叫一日闲过!”他曾在一首诗中如此描写自己的艺术劳动:“铁栅三间屋,笔如农器忙。砚田牛未歌,落日照东厢。”【乙】正所谓“功夫深处天然”(齐白石语),肯花气力,肯下苦功,肯去钻研,方换来石破天惊的精湛画艺。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并无云泥之别,道理都是相通的。一切劳动者,只有肯学肯干肯钻研,练就一身真本领,掌握一手好技术,才能立足岗位成长成才。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够铸就。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劳动的方式在发生变化,但“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始终是不刊之论。
  【丙】回首历史,从“走在时间前面的人”王崇伦到“当代雷锋”郭明义……一代代高素质劳动者,用对事业的“痴”“爱”“狂”,垒筑起共和国的巍峨大厦,标注了建设者们的奋斗底色。个人向上,国家向前,他们在劳动中收获了个人成长,也为国家发展作出了贡献。
  2. 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石破天惊 B. 云泥之别 C. 铸就 D. 但
  3.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 B. 乙 C. 丙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衡量城市是否具有博大胸怀、是否具有包容性,人口结构是最直观的维度,特别是容纳外地人,广纳四方豪杰,是判断一个城市包容能力的最核心标准。
  B.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下,该区围绕提升群众生活服务体验感与满意度为落脚点,推进公共服务的数字化新模式健康发展,全力打造普惠便捷有温度的数字生活标杆区。
  C. 未来,“珠峰小镇”还将汇聚更多 山地户外运动资源,培育更多行业市场主体,助力西藏日喀则迈向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上续写不断“攀登”的新篇章。
  D. 《最美中国戏》的宗旨就是将传统文化与当代年轻人视角相结合,尽量保证戏曲原汁原味,努力做到融会贯通,让传统艺术在今天赢得时代的青睐,赢得年轻观众的支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