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97810字。
湖北省随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上,并将准考证条形码粘贴
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书写要规范、美观,卷面保持整洁。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试卷与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2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 小题,10 分)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1~4 题。
在本土化创作中彰显文化自信
陈 朋
①近年来,一些重民族特性、重本土特色、重文化原创的文艺作品不断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电影电视、舞台艺术、文学创作等文化领域,悄然出现可喜的本土化趋势。无论是频繁登上热搜的《流浪地球》《哪吒之魔童降世》等颇具"中国风"的电影,还是"圈粉"无数的脱贫攻坚题材电视剧《山海情》、重大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都引发观看热潮,更赢得广泛赞誉。
②文艺创作是一个文明互鉴、文化融合的过程。在几千年的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世界各国人民创造了不少值得互相借鉴的优秀文艺作品。汲取世界文明之精华,自古以来就是文艺创作的重要方式。但是,任何文艺创作都离不开一定的时空环境。一个国家既有的历史传统、人文底蕴、社会条件、政治文化等都会对文艺创作产生深层次影响。这就意味着一个真正能打动人心的作品首先必须是本土的。近年来,国内文艺作品的本土化创作无不充分印证了这一点。这些艺术创作传承中国传统文艺创作的手法、技巧和形式,创造出中国范十足的作品。这些生动实践说明,在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如何继承并激活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吸收时代元素的同时挖掘丰富多样的本土化元素,发出新时代的中国声音,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进而丰富发展中国文艺创作的鲜明特色,是当代文艺创作面临的重要任务。
③但是,对本土化创作的理解不能局限于"中国元素"这一表象,还要看到它所浸润的文化自信。正所谓,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没有坚定的文化自信,就不可能写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就不可能契合人心、赢得观众、占领市场。这是近年来一些佳作大片反映出的质朴道理。
④事实上,一些好作品正是秉持坚定的文化自信,按照"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上接天线、下接地气""与时代同步""反映时代风貌"的准则,将宏大的时代主题与本土特色紧密结合,让文艺创作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弘扬主旋律、贴近本土、涵养情怀的有机统一。《流浪地球》的故事内核并没有采用西方电影逃离地球的"套路",而是选择了带着家园一起去流浪,反映的是中国人民自古就有的保卫家园的朴素情怀和面对困难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山海情》描述了大西北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从零开始把飞沙走石的荒石滩变成丰饶宜居的美丽家园,将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干部群众群像生动地呈现了出来。
⑤从这些鲜活的例子可以看出,创造精品力作与坚守本土特色、坚定文化自信是辩证统一的。而促进它们的有机融合,首先要有"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的理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华文明5000多年绵延不断、经久不衰,在长期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根本特征,也铸就了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作为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精神产品,文艺创作必须扎根于本土,以讲好中国故事为首要使命,通过优秀的文艺作品和经典的艺术形象,弘扬中国精神,汇聚起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磅礴力量。
⑥同时,还要善于从历史传统中发掘素材。诸多经验表明,注重从历史中寻找素材、激发灵感的作品大多收获了群众好评,有的甚至经久不衰。因此,文艺创作要善于深耕历史,深挖历史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并在此基础上再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推动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继而使更多更能彰显文化自信的优秀作品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⑦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文艺创作不能只收获票房,更要担负起彰显文化自信的职责使命。而文化自信也不是一种抽象的理念和空洞的目标,它需要扎根本土。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广受称赞的精品力作,才能让更多更好的作品"飞入寻常百姓家",进而让文化自信的鲜明特质得到更好彰显。
(选自2021年05月18日《光明日报》)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分)
2.选文第④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3.请说说第②段中加点词"这一点"指代的内容。(2分)
4.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首段从国内热门的影视作品深受喜爱这一现象谈起,既引出本文的论题,又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B.想要创作出打动人心的精品力作,必须要摒弃西方文化的"套路"和"符号",要带有"中国元素"。
C.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综合运用道理论证、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条分缕析,使人信服。
D.第③段加点的词"不可能"连用了两次,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5题,16 分)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5~9题。
彩 票
契诃夫
①伊凡•德米特里奇是个家道小康的人,向来对自己的命运十分满意。晚饭后,他往沙发上一坐,开始读起报来。
②"今天我忘了看报,"他的妻子收拾着饭桌说,"你看看,那上面有没有开彩的号码?"③"阿,有,"伊凡•德米特里奇回答。
④"多少号?"
⑤"9499组,26号。"
⑥"好的,太太……让我来查一查…9499—26。"
⑦伊凡•德米特里奇伸出食指,从上而下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