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910字。

  北京市昌平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一、基础??运用。(共15分)
  1.2021年2月4日在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隆重举行了北京冬奥倒计时一周年活动。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巍巍长城,苍龙盘桓。天安门以北14公里,国家速滑馆“冰丝带”①,22条玻璃“丝带”盈盈欲舞,光耀京城之夜;雪国崇礼,山势绵绵,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②,赛道沿山体飘摇直下,惊飞塞北的雪。
  从场馆建设打下第一根桩,到三年后首次制冰成功,冬奥会唯一新建的冰上竞赛场馆“冰丝带”终于变成了想象中的模样。场馆内使用世界上最环保、最先进的二氧化碳制冰技术,有望成为“最快的冰”;场馆外观“丝带”飞舞,那是速度滑冰运动员在冰面上风驰电掣时冰刀留下的轨迹。
  北国风光,山河壮丽□塞内塞外,藏冰卧雪。张家口赛区的外观设计绝妙无比,一柄中国传统饰物“如意”嵌于林海雪原,古老东方文明的馨香从我国首座符合国际标准的跳台滑雪场里悠然沁出;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国家冬季两项中心□云顶滑雪公园四散分布,漫步廊道缀珠成串俨然“冰玉环”。
  岁末,冬奥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搭乘嫦娥五号九天揽月;冬奥体育图标踏着新年钟声问世,30个“小红人”于汉印方寸间舞动国潮风韵。从场馆建设到形象设计,冬奥赛事筹办既体现了③,也是④。
  万事(jù)备,只待奥运东风。长城内外,点燃冰雪激情!
  (1)对文中加点字注音和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模样(mú) 符合(fǔ) 具
  B.模样(mó) 符合(fú) 俱
  C.模样(mú) 符合(fú) 俱
  D.模样(mó) 符合(fǔ) 具
  (2)结合语境,文中画横线处填入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光影流转 ②傲视群峰 ③中国和世界的接轨与融合 ④中国传统文化的展示与创新
  B.①傲视群峰 ②光影流转 ③中国和世界的接轨与融合 ④中国传统文化的展示与创新
  C.①光影流转 ②傲视群峰 ③中国传统文化的展示与创新 ④中国和世界的接轨与融合
  D.①傲视群峰 ②光影流转 ③中国传统文化的展示与创新 ④中国和世界的接轨与融合
  (3)在文中□处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A.分号 顿号 顿号
  B.逗号 分号 分号
  C.逗号 顿号 顿号
  D.分号 逗号 逗号
  2.观看了北京冬奥倒计时一周年活动后,老师出了一个上联,请同学们对出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上联:“冰丝带”流光溢彩笑迎五洲宾客
  下联:__________
  A.“雪如意”喜迎运动健儿跳跃翻转
  B.“雪容融”搭乘嫦娥五号九天揽月
  C.“小红人”方寸之间舞动国潮风韵
  D.“雪如意”冰清玉洁静候八方健儿
  3.如图是2022北京冬奥会的会徽“冬梦”,请你阅读设计理念,回答问题。
  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将中国传统文化和奥林匹克元素巧妙结合。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图形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舒展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潇洒英姿。中间舞动的线条流畅且充满韵律代表举办地起伏的山峦、赛场、冰雪滑道和节日飘舞的丝带,为会徽增添了节日欢庆的视觉感受,也象征着北京冬奥会将在中国春节期间举行。
  “BEIJING2022”印鉴在形态上汲取了中国书法与剪纸,增强了字体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力。
  (1)冬奥会的会徽“冬梦”灵感来自于书法作品中的行书“冬”字,请你结合设计理念和行书的书体特点说说设计者选择这种书体的理由。
  (2)上面语段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找出并修改。
  4.班级开展“诠释冰雪文化 弘扬冬奥精神”知识竞赛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下面是对冰雪运动的描写,其中修辞手法及作用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花样滑冰双人滑:在音乐声中,双人滑运动员好像两只蝴蝶在冰面上翩翩起舞,三周跳、抛跳、旋转,令观众们看得眼花缭乱,不时为他们鼓掌。理解:这句话将双人滑运动员比作“两只蝴蝶”翩翩起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运动员跳跃轻盈、姿态灵动的特点。
  B.短道速滑:甩臂蹬刀如虎跃,转弯压步似龙翔。理解:这句话运用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短道速滑选手动作轻快柔美的特点。
  C.“U”形场地雪上单板技巧:虽然被“U”形场地极力阻挠,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