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1540字。
上海市嘉定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混合默写
1.按要求填空。
(1)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__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列传》)
(2)《屈原列传》高度评价《离骚》的写作内容,认为得到完整体现的人文道德与国家治理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列传》)
(3)《过秦论》中采用夸张手法描写秦军追杀六国逃兵情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秦论》)
二、选择题组
2.按要求选择。
(1)《墨子》有言:“爱人者必见爱也,恶人者必见恶也。”和这句话意思最相近的名句是( )
A.滴水之恩,涌泉相报。B.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C.与朋友交,言而有信。D.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2)下面四个选项中,不违反逻辑规律的一项是( )
A.或者采纳他的意见,或者抛弃他的意见,我都不赞成。
B.严禁触摸电线,500伏高压,一触即死,违者法办。
C.只有获得一等奖,才能参加决赛,小明参加决赛了,所以他已经获得了一等奖。
D.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小王是大学生,所以小王是国家的栋梁之材。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俄罗斯思想》第六章(节选)
①人们不止一次地指出,托尔斯泰的思想接近卢梭。但他更激进,他有一种卢梭所没有的关于“自己有罪过”的俄罗斯意识。他完全不认为自己的本性是善的。卢梭则没有感受到对于生活意义如此紧迫的探索,对于罪恶和造孽如此痛苦的自我意识,对于完美生活的如此追求。卢梭要求从18世纪的巴黎沙龙返回自然,然而,他没有托尔斯泰对纯朴的酷爱和对净化的要求。巨大的差别还在于,尽管卢梭没有保留自然生活的真实,但他却要求一种社会契约,随后建立否认良心自由的非常独裁的国家;托尔斯泰则不要求任何社会契约,他希望保留绝妙的自然的真实,这也是在执行上帝的律法。
②揭露高尚的虚伪,这是俄罗斯现实的主题之一。对虚伪的文明生活的憎恨促使人们到平民生活中寻找真理。因此,平民化——脱下自己虚伪的文化外罩,希望弄清真正符合事实的生活实质是俄罗斯文学19世纪以来一以贯之的追求。这一点在托尔斯泰那里得到了最充分的表现。托尔斯泰的呐喊是那种处在幸福的环境中、拥有一切,但却不能忍受自己的特权地位的受苦人的呐喊。人们追求荣誉、钱财、显赫地位和家庭幸福,并把这一切看成是生活的幸福。托尔斯泰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