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4740字。
高一优录班 2 月联考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32 分)
(一 )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
我国冰雪运动历史悠久,内涵深厚,为办好北京冬奥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我国 北方地区生活的各民族, 自古 以来就开展了各项与冰雪共生共存的生产劳动和生活方式, 在历史发展和变迁中,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冰雪运动文化。
据考古发现,我国新疆阿勒泰市发现的距今一万年左右的岩画中,出现了“脚踏滑雪
板,手持单杆滑雪人”图像,并伴有一些动物形象线条,这是人类发现最早的反映滑雪运 动的考古资料,新疆阿勒泰地区被学者认为是现代滑雪运动的发源地。隋唐时期雪上活动 在文献中的记录更为清晰,对“滑雪板”的材质、形制有详细的说明。滑雪板的材质发生 了明显变化,有的民族“ 以木为马,雪上逐鹿”。宋代 以后的滑雪运动更增添了竞技娱乐 色彩,出现了拖冰凌(雪车) 、堆雪人雪狮等休闲雪上活动。延续至今,成为极具民族特 色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重要组成内容,如满族的雪地走、木马滑雪,鄂伦春族滑 雪、皮爬犁,朝鲜族坐雪爬犁等项 目,目前都发展成为少数民族传统的雪上竞技运动项 目。 明代 以后,冰上运动发展更为专业化、多样化,满族的“靰鞡滑子”(简易冰刀鞋) 大大 增加了冰上活动的技术。据记载,清太祖努尔哈赤于 1625 年举办了多个冰上比赛项 目, 当时的贵族、将士争相竞赛,开展了冰上射箭、冰上武术、冰上舞蹈等活动,成为有文献 记载的最早的“冰上运动会”。 清朝是冰上运动的黄金时期,随着满族入关,“冰嬉”“冰 床”等活动在中原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民间掀起了冰上活动的大潮,冰上活动的竞技
性、娱乐性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我国传统的冰雪文化运动,与社会文化发展息息相关,留下了各类古籍文献、文化遗 迹、珍贵文物等遗产,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是中国智慧、中国精神的具象化表达。伴 随着北京冬奥会的到来,以冰雪运动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与奥林匹克运动相互促 进、互为融合,在国际文化交流、世界文明互鉴中迸发出新的时代风采。让我们从传统冰
雪文化中汲取力量,讲好中国体育故事,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向世界交出一份冬季奥运会
的中国答卷。
(摘编自覃琛《从中华传统冰雪文化中汲取力量》 )
材料二 :
冰雪运动,特别是大众冰雪运动在中国的普及开展,当然离不开我们独特的文化传统。 但纵观目前各地冰雪文化活动中的展演形式,一些冰雪体验的建筑、庙会和礼堂等,或是 民俗风情、生活起居等文化内容,大多都停留在表象的展示阶段,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
对冰雪文化的深度发掘和个性化展示还远远不够。
对于我国地域传统冰雪文化的建设来说,就是要将地域传统冰雪文化中的文明乡风、 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等内容做实,活化为涵盖思想文化、哲学价值、历史传承、文创开发、 遗产保护等在内的新内涵。“活化”不是简单的“回归”和“复旧”,而是在传承的基础
上对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增强传统文化基因的反应活力、吸引力和生命力。
首先,要唤醒地域传统冰雪文化自觉。费孝通先生曾言,文化自觉是当今时代的要求, 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 自知之明,并且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知。 传统冰雪文化通常是由身体演绎的,很少有单纯性的文字记载,当地民众对传统文化基因 的记忆,能够通过实践还原冰雪场景,以最大限度保持冰雪文化的原始性。同时,要吸纳 与其冰雪相关联、与其文化相融合的多方主体参与,形成治理联盟,站在大国文化 自信和
民族认同的角度,宣传传统冰雪文化的时代价值,提升保护地域传统冰雪文化的自觉性。
其次,重构地域传统冰雪文化空间。地域冰雪文化是 以传统的农耕文化为基础的,以 血缘、地缘、业缘关系为联结的文化形态,是村落乡土文化的优质资源。正如费孝通先生 所说,泥土是乡人的生命,乡愁对中国人来说,是延绵一生的文化记忆。因此,地域传统 冰雪文化的开展能有效勾起村落内居民乡愁追思。传统冰雪项目的开展更多地依附于传统 的节庆,对此,可重构地域传统冰雪文化空间,因地制宜建设乡土冰雪文化平台、冰雪陈
列馆、冰雪大讲堂、冰雪民俗馆等,打造村落居民的精神家园。
最后,完善地域传统冰雪文化保护与管理政策,打造冰雪产业。村落的传统冰雪文化 与居民的农业、生产和生活相关联,通常借助庙宇、祠堂、村落、建筑、生产器具等来表 达文化生成的价值理念,我们应把保护、开发结合起来,地方政府要根据文物保护法制定 冰雪遗产文物保护实施方案等细则,既完善地域传统冰雪文化保护政策,又促进当地经济
的发展。
(摘编自张铁民《活化传统,赋予冰雪文化新生命》 )
1.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A.材料一的主体部分主要以时间为线索对我国冰雪运动文化进行阐述,印证了我国冰
雪运动的悠久历史。
B.阿勒泰地区出现了“脚踏滑雪板,手持单杆滑雪人”图像,使该地区被学者认为是 现代滑雪运动发源地。
C.我国传统冰雪文化运动各类遗产十分宝贵,它能够将中国智慧、中国精神更具象化 地展现于世界面前。
D.材料一结尾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特别点出“从中华传统冰雪文化中汲取力量”,
具有重大启示意义。
2.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A.各地冰雪文化展演在设计上都力求立足地域传统文化,但大多都停留在表象的展示
阶段,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对冰雪文化的深度发掘和个性化展示还远远不够。
B.对我国地域传统冰雪文化建设来说,宣扬文明乡风、良好家风、纯朴民风等文化传 统最为重要,而且要领会其内涵精髓。
C.我们对于传统冰雪文化要有文化自觉意识,要充分认识到通过当地民众对传统文化 基因的记忆来还原冰雪场景的重要意义。
D.地方政府要想通过冰雪产业来发展地方经济,就必须认识到村落的传统冰雪文化与
居民的农业、生产和生活相关联的特点。
3.结合材料,下列关于举办 2022 年北京冬奥会的意义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 )
A.举办北京冬奥会可以增强国人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提升保护传统冰雪文化的自 觉性。
B.北京冬奥会可提升乡民的凝聚力,促进地域性冰雪文化建设,打造村落居民的精神
家园。
C.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在弘扬我国冰雪运动历史与文化传统的同时,还可以促进经济的 发展。
D.让我们通过举办冬奥会,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向世界交出中国 答卷。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 4 分)
5.请结合材料一中的相关内容,简要分析我国冰雪运动发展的特点。 ( 6 分)
(二) 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3 小题,1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凶犯
[俄罗斯]契诃夫
在法院审讯官面前站着的是一个身材矮小、瘦弱无比的庄稼汉,穿着花粗布衬衫和打 补丁的裤子。他的脸上胡子拉碴的,一脸的麻子,两条浓眉耷拉着,让人很难看清他的眼
睛。他脸上的表情十分冷漠,他还光着脚。
“杰尼斯 •格里戈里耶夫! ”审讯官开 口说道,“你往前站一点儿,回答我们的问题。
本月 7 日,也就是 7 月 7 日早晨,铁路护路员巡查路况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