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题,约16920字。
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开学初考试高二语文试卷
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共24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屠岸先生访谈录
斯日(文中简称“斯”)
屠岸(文中简称“屠”)
(一)
斯:屠岸先生您好!您的自传《生正逢时》,从标题看包含了时代的意义,您能谈谈国家和时代对您一生的影响吗?
屠:这个书名是从吴祖光那里来的。他 50 年代被打成“右派”,有人对他说“生不逢时”。他拿起笔来写了“生正逢时”,表示抗议。我借用这句话,但跟他的还不一样。
斯:您正好相反,无论时代如何,个人还是接受这个时代,一生跟着时代的步伐的。
屠:对。我生下来,正是国内军阀混战,中学以后,就逢抗日战争,全民抵抗日本侵略。抗战胜利后,又逢国共内战。为了解共产党,我专门去苏北解放区,我会写歌词,愿意参加文工团。但是当时的领导建议我到国统区工作,于是我回到上海,参加党的地下工作。我们搞了一个刊物叫《时代学生》,公开发行,是共产党领导的,我也写稿。
斯:用手中的笔投入到国家与时代的命运中,正是您这本自传突出的特色。
屠:对,《生正逢时》讲述的是我生下来所逢的各种历史事件,记录的是自己真实的感受。
斯:在自传中您回忆了很多朋友和熟悉的文人,出版后有没有人向您提出过什么意见?
屠:没有。我也没有预先去征求他们的意见,说我这样写对不对,我是根据我的感觉、我所经历的跟他们的交往,然后以客观的笔调来写。事前没有给他们看,事后他们也没有提出意见。
(二)
斯:作为诗人,您对诗的自传特征怎么看?
屠:诗歌有两种,一种叫抒情诗,一种叫叙事诗。抒情诗都带有自传的性质。最典型的是中国伟大诗人屈原的《离骚》。屈原从自叙身世写起,抒发了自己遭谗被害的苦闷与矛盾, 抒发了自己的美政理想以及爱国热情。后来,中国历代的一些著名诗人,比如陶渊明,他的《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是写他自己的感情,带有自传性质。杜甫的诗《月夜》有很明显的自传性质,因为那个时候他被困在长安,他的妻儿在鄜州。国外诗歌也是这样的。华兹华斯的《露西抒情诗》,写的就是他初恋的少女露西,露西早夭,整个五首诗都写对露西的怀念之情。
斯:您自己的诗歌也有自传的特色吗?
屠:我的诗也都是写自己的感情。我有一首叙事诗《荏苒姑娘》,荏苒是一个有病的女孩子,她翻译了英国 19 世纪诗人斯蒂文森的诗歌《一个孩子的诗园》。这个诗我早就翻译过。她来信征求我的意见,我送了她一本我的诗集,让她参考。后来这个女孩子去世了。
斯:您这首诗讲述的是这个姑娘的事情,也是一个传记的形式,属于他传了。
屠:有点像。诗言志,诗缘情,表达的都是自我的感情。
(三)
斯:您翻译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是中国第一个全译本。您翻译诗歌有什么原则?
屠:有一个名词叫做“客体感受力”,这是济慈的美学概念。他认为在诗歌创作中应该放弃自我的定式思维,将主体的自我和客体的对象融为一体,这样才能够写出好诗来。我觉得在翻译方面也一样适用。
斯:没有主体了,不同翻译者的不同风格将怎么体现呢?
屠:翻译作品首先是作者的风格,同时必然带有译者的风格,同一首诗,不同的译者翻译出来是不一样的。比如,裴多菲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这是殷夫翻译的,很经典。
斯:近年来,翻译界出现一种声音,说经典需要新译。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呢?
屠:经典重译是对的。并不是每一次重译都超过前译,但是总体来讲应该是进步的。鲁迅有一篇文章叫《非有复译不可》,就是提倡重译。
斯:您 1936 年创作第一首诗,至今仍然笔耕不辍,这在当代中国诗人中为数不多。您如何看待诗歌的创新问题?
屠:无论在外国,还是在中国,到了一个新的时代,诗歌都要面临创新的问题。《离骚》当然好,是经典之作,但是中国只有一个屈原不行,还得有其他的诗人。有时创新在水平上不一定超过前面,但是毕竟跟前面的不一样了;时代在前进,新的诗歌也随之产生。不过也不能为创新而创新。有人认为只要是创新的就是好的,就提出颠覆英雄、颠覆崇高甚至颠覆语言的歪主意来。
(节选自《传记文学 2018 年第 2 期)
1. 下列对《生正逢时》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书名借用了吴祖光的话,但意思不一样,吴祖光表达的是对别人说法的抗议,屠岸表达的是对时代的接受。
B. 抗战胜利后,屠岸到苏北解放区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文工团,并为《时代学生》撰稿,积极宣传党的主张。
C. 全书讲述的是屠岸一生所遭遇的各种历史事件,以他自己的眼光来看待历史,记录国家的命运、个人的感受。
D. 自传里提到了很多朋友和文人,但没有人对此书提出意见,作者比较客观地叙述了存在和发生过的事件。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离骚》从自叙身世写起,抒发自己遭谗被害的苦闷,表达自己的美政理想,带有屈原的自传性质。
B. 杜甫被困长安,因思念远在鄜州的妻子儿女,于是以《月夜》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有自传性质。
C. 华兹华斯初恋的少女露西年轻的时候去世了,《露西抒情诗》是诗人抒发对露西的怀念之情的诗作。
D. 屠岸的诗歌《荏苒姑娘》是为了纪念一个因病去世的女孩子,讲述的是这个姑娘的事情,属于他传。
3. 在诗歌翻译方面,屠岸有怎样的主张?请概括回答。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回原文逐个选项对照原句,找出错误。本题中,由原文对话得知“抗战胜利后,又逢国共内战。为了解共产党,我专门去苏北解放区,我会写歌词,愿意参加文工团。但当时的领导建议我到国统区工作,于是我回到上海,参加党的地下工作。我们搞了一个刊物叫《时代学生》,公开发行,是共产党领导的,我也写稿。”而 B 选项中的描述是“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文工团”属于篡改原文的错误;“积极宣传党的主张”原文并未提及,属于无中生有的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3小题,15分)
借粮
李德霞
麦子快要黄了的时候,我家断了粮。米缸,空了,面缸,空了。我娘挎个篮子,每天去自家地里挖土豆。于是,一日三餐,煮土豆、蒸土豆,餐餐土豆,吃得我放个屁,都带着浓浓的土豆味儿。
终于,我娘一咬牙,决定去借粮。
这天,吃过早饭,我娘从驴圈里牵出那头小毛驴,套进驴车里,拎条麻袋对我说:“亮子,陪娘去你大舅家,借粮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