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160字。
诗词鉴赏一
教学内容 鉴赏古诗读懂始
教学目标 读懂古诗词的语言
教学重点 能够对古诗词进行赏析和感悟
教学难点 能够对古诗词进行赏析和感悟
教学准备 试卷
教学过程
知识详解
鉴赏古诗读懂始
[温馨寄语] 古诗鉴赏,其前提是要读懂诗歌。对于命题者来说,如何引导考生先读懂后鉴赏,命题的导向至关重要。对于考生来说,能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作品的内容和技巧,能否读懂诗歌极其关键。因此,必须扭转轻读诗、重做题的倾向,而应沉下心来,反复咀嚼,一定要重视古诗本身给我们传达的内容,从而来解读古诗。
在考场上,读懂一首古诗,说到底就是理解诗句意思,诗歌写了哪些内容,是按照什么样的思路和层次来写的。内容和思路是读懂诗歌的关键。
一、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1、古体诗,与“近体”相对而言的诗体。亦称“古诗”“古风”。这种诗体产生较早,唐以前各种形式的诗歌都是古体诗,唐以后把凡不遵守近体诗规则的诗歌也叫古体诗。
2.近体诗,亦称“今体诗”。中国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与古体诗相对而言。包括律诗、绝句和排律。由于有严格的格律要求,所以人们又把它称作格律诗。
3、区分古体诗与近体诗的方法:
(1)看句数。古体诗句数不限,近体诗每首句数有限定,绝句都是4句,律诗都是8句。
(2)看字数。古体诗不拘字数,有五言、七言,也有杂言。杂言往往以七言为主,夹杂着三言、五言,也有夹杂四言、六言以至十言不等的。近体诗都为五言或七言。
(3)看押韵。古体诗用韵较宽,押韵可平可仄,又可换韵;近体诗用韵严格,只用平声韵,不可用仄声韵,更不可换韵。
(4)看平仄。古体诗不拘平仄,近体诗讲究平仄,并一定要符合平仄格式的要求——七绝、七律句中一、三、五字的平仄可不论,二、四、六字的平仄须分明;五绝、五律句中一、三字平仄不论,二、四字平仄要分明。
石鱼湖上醉歌
[唐]元结
石鱼湖,似洞庭,夏水欲满君山青。山为樽,水为沼,酒徒历历坐洲岛。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我持长瓢坐巴丘,酌饮四座以散愁!
寄李儋元锡
[唐]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元诗为古体杂言,韦诗为近体七律诗。
二、培养读懂古诗的能力,从读懂诗歌的语言开始
1、读懂特殊词语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