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980字。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
  专题复习四: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
  【教学目标】
  1. 认识小说文体特征。
  2. 了解考场阅读要求,提高学生快速阅读、整体把握的能力。
  3、掌握小说阅读的解题思路与解题方法
  【教学重点】
  1. 小说三要素、小说的分类。
  2.把握小说的情节、环境、形象、主题,掌握小说阅读的解题思路与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快速阅读、整体把握的方法。
  【教学课时】 
  8课时(指导课、练习课、讲评课)
  【教学过程】
  第1、2课时 整体阅读
  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的特点。
  2、掌握快速阅读、整体把握的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快速阅读、整体把握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考纲》要求:
  小说阅读与散文阅读在《考纲》要求上是一样的。
  散文与小说的区别:
  1、散文重在抒情,小说主要是叙事;
  2、散文一般比较真实,小说多数是虚构;
  3、散文以第一人称为多,小说多种人称均有;
  4、小说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重在刻画人物形象,而散文没有这么突出。
  二、小说的基本知识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文学体裁。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是小说的基本特征,被称为小说三要素。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小说的人物形象多为虚构,往往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小说的人物具有典型性,因为从生活中许多同类原型中撷取典型因素创造出来的角色,必然比生活中的人更鲜明突出。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段多种多样,外貌、心理、行动、语言描写是作者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 
  小说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作者往往根据人物性格的发展,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和矛盾冲突,来选择或虚构事件,组成作品完整的故事情节。故事情节通常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几个部分,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小说中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重点是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用以烘托气氛,表现人物的感情等。人物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一定的人物总是和一定的环境联系着,离开了环境,人物就没有活动的天地,人物的思想性格就失去了社会根源。
  因此,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三、快速阅读,整体把握点拨
  (一)读懂,才能做题
  文学作品阅读需要两大能力,一是对文本的认知理解能力,二是解题能力。解题其实并无神秘之处,关键在于对文本的认知理解能力。理解能力不够,任何解题方法都不能真正起作用。而要提高对文本的认知理解能力,不能单靠多做练习题。编者认为,认真阅读、仔细揣摩几篇小说,要用细读的方法,真正把它逐句读懂、读透了,做题自然也就不在话下了。
  (二)考场阅读要求:快速阅读,整体把握
  考场阅读是一种快速的精阅读,与平时的浏览或慢品有区别。它要求能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把一篇千字文读两遍。它是考生必须练就的本领,只有平时有意识地训练快速阅读,方能在考场上方寸不乱,成竹在胸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