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3980字。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抽测九年级语文试题
(友情提醒:本卷共6页,满分为14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答案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 古诗文默写。
(1)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2)_____________。沉鳞竞跃。(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3)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4)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下一白。(张岱《湖心亭看雪》)
(6)中国文人以诗词道尽万古柔情。刘禹锡借用典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叹世事变迁;苏轼把酒问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答案】 ①. 悠然见南山 ②. 夕日欲颓 ③. 长河落日圆 ④. 苔痕上阶绿 ⑤. 雾凇沆砀 ⑥. 天与云与山与水 ⑦. 怀旧空吟闻笛赋 ⑧. 到乡翻似烂柯人 ⑨. 但愿人长久 ⑩. 千里共婵娟
【解析】
【分析】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悠、颓、圆、苔、凇、沆、砀、吟、赋、柯、愿、婵娟”等字的正确书写。
2. 根据语境作答。
课堂之外,对于哲学的思考也是探索世界、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一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与思考,不是对立的关系,就是相辅相成的。脱离实际的“哲思”,轻则“断张取义”,重则让人“走火入魔”;脱离思考的知识积累,也是对A( )的浪费和透支。
放眼世界,可以看到山河的壮丽与宇宙的无垠( );回归自身,认识自己,可以体会人性的坚韧与思想的奇妙。当然,还有文学、艺术……太多有趣的议题值得大家关注和热爱。最终,这些热爱都将B( )为思辨的动力,成为学习与生活中的闪光点。
(1)订正选文中 一个错别字。
(2)给加点字注音。
(3)为A、B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精力 精神 转变 转化
(4)修改画线句的语病,把正确的句子写下来。
3. 一位同学搜集放鹤亭的对联,请你为上下联横线处选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于东山之① ,升高② ,放鹤适其所隐;
比③ 之屿,随处皆梅,④ 名亦相宜。
A. ①麓 ②而望 ③西湖 ④亭子 B. ①脚 ②而望 ③湖西 ④作亭
C. ①麓 ②得景 ③西湖 ④作亭 D. ①脚 ②得景 ③湖西 ④亭子
4. 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其笔下的《桃花源记》所描绘的世外桃源是他心中的理想社会;宋代地理学家郦道元在《三峡》里描绘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风光。
B. 法国作家莫泊桑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我们学过他的小说《皇帝的新装》和《我的叔叔于勒》;泰戈尔,印度诗人,著有《泰戈尔诗选》《吉檀迦利》等。
C. 《水浒传》中不少情节都有一个“闹”字,凸显场面之热烈,英雄个性之鲜明,如鲁智深大闹五台山、大闹野猪林,林冲大闹飞云浦,李逵元宵夜大闹东京等。
D. 我国古代有很多称谓是有特指意义的,如“骚人”泛指文人,“更”是夜间的计时单位,“桑梓”代指故乡。
二、阅读(55分)
(一)
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陈师道,字履常,一字无己,彭城人。少而好学苦志,年十六,摎①以文谒曾巩,巩一见奇之,许其以文著,时人未之知也,留受业。熙宁中,王氏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遂绝意进取。巩典②五朝史事,得自择其属,朝廷以白衣③难之。元祐初,苏轼、傅尧俞、孙觉荐其文行④,起为徐州教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