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7380字。

  2021-2022学年江苏省徐州市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10分)古诗文默写。
  (1)馨香盈怀袖,        。(《庭中有奇树》)
  (2)        ,此地空余黄鹤楼。(崔颢《黄鹤楼》)
  (3)柴门何萧条,        。(曹植《梁甫行》)
  (4)        ?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其二))
  (5)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        ,        ,        。(吴均《与朱元思书》)
  (6)《渡荆门送别》中的“        ,        ”两句诗以拟人的手法生动地表现诗人对故乡的惜别之情。
  2.(3分)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悄(qiǎo)然      黝(yōu)黑     诚惶诚恐      殚精竭虑
  B.畸(jī)形         镌(juān)刻     正襟危坐      摧枯拉朽
  C.仲裁(cái)       解剖(pāo)      眼花潦乱      藏污纳垢
  D.胆怯(què)      翘(qiáo)首    粗制滥造        颔首低眉
  3.(4分)根据语境作答。
  古代文人喜聚会宴乐,游名山胜水,吟诗作赋,文艺家苏轼更不例外。苏轼在徐州两年,曾五次来到戏马台,或做导游,或与文人雅士诗酒唱和。徐州苏轼文化专家谭敦容研究,戏马台曾有苏轼种的10棵树,种树的时间在他即将离任徐州的元丰二年。这一年,苏轼邀请路过徐州来看望他的朋友宋希元一起来到戏马台,以植树叙友情,并写下《种松得徕字》诗作。该诗前四联叙述了种榆容易种松难,歌颂了苍松翠柏“气压千亩槐”的①(  ),中间六联苏轼期望所植树木能在戏马台成为千岁之材。时过境迁、苏轼当年种植的树木随着台头寺的损毁一起消散在风尘中,然而苏轼对生态绿化的情致依然随着他的诗文②(  )时空。
  (1)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①气概    气节
  ②驻留    停留
  (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4.(3分)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闻阅读包括阅读消息、新闻特写、通讯、新闻评论等不同题材的新闻作品。其中,新闻特写与通讯的差异在于,在报道同一新闻事实时,通讯一般展示新闻事件的纵剖面,来龙去脉比较完整;新闻特写则是集中笔力,主要展示新闻事件的某一横剖面,着重描写精彩瞬间。
  B.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其作品常展现俄国剧烈的社会变动。
  C.律诗是古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有“五律”“七律”。《渡荆门送别》是律诗,李白年轻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本诗写于他乘舟而行,出楚入蜀的途中。
  D.《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与朱元思书》的作者分别是南朝齐梁文学家陶弘景、北宋文学家苏轼、南朝梁文学家吴均,这些均是古代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佳作。
  二、阅读(57分)
  5.(16分)阅读文言文语段,回答以下各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水经注》卷三十四)
  [乙]
  江水又东径一城北其城凭岭作固二百一十步,夹溪临谷,据山枕江,北对丹阳城,城据山跨阜①,周八里二百八十步,东北两面,悉临绝涧,西带亭下溪,南枕大江,险峭壁立,信②天固也。楚子熊绎始封丹阳之所都也。《地理志》,以为吴之丹阳。论者云:寻吴楚悠隔,缕荆山,无容③远在吴境,是为非也。又楚之先王陵墓在其间,盖为征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