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8题,约16540字。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末八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若在前务必将答案卷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所有答案都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填写在
  答案在相应位置。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
  一、积累运用(共14分)
  1. 下列加点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镌刻(juān)     禁锢(gù)     摆地摊           殚精竭虑(dān)
  B  翘首(qiào)     锃亮(zèng)    煞风景(shá)    眼花缭乱
  C. 道劲(jìn)      盎然(àng)     顶梁柱           潜滋暗长(qiàn)
  D  悄然(qiāo)     锁屑            绊脚石          因地治宜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B.翘首(qiào)——qiáo,煞风景(shá)——shā;
  C.道劲(jìn)——遒劲(jìng),潜滋暗长(qiàn)——qián;
  D.悄然(qiāo)——qiǎo,锁屑——琐屑,因地治宜——因地制宜;
  故选A。
  2. 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你看他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怕真是有什么难言之隐的苦衷。
  B. 他的年龄还是太小了,面对社会中的各种关系,显得有些不省人事。
  C. 三年时光匆匆而过,在毕业晚会上,同学们回首往事,怀古伤今,不禁潸然泪下。
  D. 一根竹签,一撮麦芽糖,轻轻一吹,便化出惟妙惟肖的糖人;笔走龙蛇、翰墨飘香,一个个“福”字跃然纸上……春节将至,浓浓的年味充盈着大街小巷。
  3. 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信”是儒家五常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在古人眼中,人无信不立。如曾子烹彘、商鞅立木、一诺千金、黄金台、采薇等典故。都与诚信有关。
  B. 节日习俗中有许多的约定俗成的活动,春节贴对联,放鞭炮;元宵节盘花灯,舞狮子;清明节扫墓,踏青,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重阳节登高,饮菊花酒。
  C. “书”在文言文标题中有两种意义:一种是名词,作“书信”讲,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另一种是动词,作“书写、记载”讲,如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就是“写”的意思。
  D.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中的“午”是古代地支纪时法中的“午时”,即现代时同的十一点至十三点。
  4. 填空
  (1)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2)___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4)《雁门太守行》中运用鲜明色彩描绘惨烈战斗场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与“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客”的哲理意蕴基本吻合的两句古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扣住其中一句即可)
  二、阅读
  (一)(9分)
  阅读《昆虫记》节选,完成后面各题。
  ①蝉是非常喜欢唱歌的。它翼后的空腔里带有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它还不满足,还要在胸部安置一种响板,以增加声音的强度。因为有这种巨大的响板,使得生命器官都无处安置,只得把它们压紧到身体最小的角落里。当然了,要热心委身于音乐,那么只有缩小内部的器官,来安置乐器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