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1400字。

  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
  江西省上饶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在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问题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这里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三有青年”正是对“四有新人”的继承与发展,就自然成了“时代新人”的同义语。习近平也在致信祝贺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70周年时强调:“新时代少先队员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时代新人”正是指青年一代,“三有青年”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都是从青少年成长起来的,二者肩负着共同使命,都体现了新时代的精神和要求,所以是相互统一的。
  (摘编自张青卫《“三有时代新人标准的内在逻辑和重大意义》)
  材料二:
  成才之路并不是靠一个简单的“早”字就能走通,未来的人才素养将是一个更为综合包括多维目标定向的概念。2019年下半年,两则新闻在家长群中引发关注,一是华为200万年薪向全球公开招募20~30名应届生,第一批8位入选者无一例外都是名校毕业研究前沿学科的顶尖博士;二是新版《哪吒》动画片的创作人杨宇(饺子)自学三维动画软件,十多年艰苦创业,终于得偿心愿。两则小故事讲述的是当代社会不同的成才道路,也让很多拼命“鸡”娃的家长心中忐忑,自己的娃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才符合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不会被时代淘汰呢?
  世界范围内,新的教育变革都面临呼之欲出的趋势,表现出以下三个新特点。
  首先,综合评价逐渐取代单一学术标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大学毕业以后,最成功的人往往是社会责任感强、综合素质高的学生,而不是只具有某一方面单一学业能力的学生。
  其次,以能力为中心的评价模式权重上升。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著名高校都注意到,标准化考试只要通过反复刷题基本就能获得高分,但这种“过度学习”占据大量的时间,不仅不能强化抽象思维,对综合能力的发展反而可能造成巨大的损伤。2017年,全美小常春藤高中联盟(MTC)提出“动态能力档案”评价模式,注重学生8方面61个指标的能力培养和评价,以一种全息模式如实记录学生的作业、报告、考试、活动、教师评语等,孩子一点一滴地努力,纤毫毕现。
  第三,学校价值观导向不容忽视。00后一代已经敏锐注意到大学价值和自己匹配度的重要性,如全国诗词大赛总冠军武亦妹弃文从理,选择了清华大学理科班就读;高三毕业生严一粟婉拒北大清华,选择哈工大就读自己喜爱的航天专业方向。
  显然,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多方面的。今天的家长综合素质也在不断提高,知识面和信息渠道都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家长会通过阅读家庭教育类期刊、利用数字资源、促进家校沟通等方式,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摘编自包蕾萍《未来,我们需要怎样的人才》)
  材料三: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世上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宝贵的,一切创新成果都是人做出来的。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
  原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发表的《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中,明确提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的主攻方向,要求“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支持发展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重申“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增强综合国力、增进民生福祉注入新的动力活力。
  而为改变过去人才评价体制中存在的不足,近年来,我国科技人才评价标准的发展趋势开始走向“四不唯”(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把能力、业绩、品德作为判断人才的主要标准。在人才评价过程中,重视评价的公正、公平、公开。
  (改编自娄伟等《我国科技人才创新能力的政策激励》)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三有青年”与“时代新人”是相互统一的,因为他们都是从青少年成长起来的,肩负着共同使命,都体现了新时代的精神和要求。
  B.材料二中的两则新闻说明当代社会人才的成长之路是多样的,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不用一味效仿。
  C.考试只要通过反复刷题就能够获得高分,但这种“过度学习”对综合能力的发展可能会造成巨大损伤。
  D.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的,而今天的家长也需要关注自身的综合素养,需要不断学习。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当代社会成才的道路逐渐呈现多样化的趋势,简单靠一个“早”字并不一定能走通。
  B.世界范围内新的教育变革都面临呼之欲出的趋势,我国在这方面也需要加快改革步伐。
  C武亦姝弃文从理,严一粟婉拒清北,说明他们注意到了大学价值和自己匹配度的重要性。
  D.判断人才的标准要以能力、业绩、品德为主,而人才实力又要靠硬实力与软实力来实现。
  6.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我国在新时期应该如何培养人才?(6分)
  江西省吉安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一季度,我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稳中向好。下一步,针对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人社部将在岗位推送、能力提升等方面加力推进,全力支持其就业创业。
  新增就业稳定增长,失业水平稳步回落,市场需求有所回暖。制造业招聘岗位需求保持着旺盛的势头。“‘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显示,本期新进排行的29个职业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