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3570字。

  论述类文本专题训练(一)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纵览中外文学艺术史,文艺的繁荣往往与文艺批评的繁荣息息相关。但是,我们也需要注意到,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把批评转化为批判的现象。一些评论文章和自媒体言论,对一部电影的某个表达、某句台词、某个情节、某个形象、某段音乐进行放大,甚至完全超出文本范围进行无限联想和望文生义的主观阐述,使用一些标签化、概念化、政治化、批判化的方式进行“诛心”,完全脱离艺术创作规律的实际,不考虑艺术“典型化”“想象性”“形象思维”的创作规律,而是用历史教科书的标准、用文献报告的标准、用自己所认知的唯一标准,对这些作品进行政治“审判”式的批判,而且由于常常使用一些耸人听闻的词语和“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尖锐语态,引起各方面的关注,从而形成所谓的“舆情”,直接或者间接地制造一种创作恐慌。例如,常常把毛泽东同志所概括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题材简单化地归结为所谓的民国范、民国粉,不能正确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不能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思想、无产阶级、中国共产党在这一历史时期所经历的曲折过程和统一战线的历史。于是,在题材、表达、类型方面都会形成一些有形无形的禁区,创作者担心某个细节无意中触碰到所谓的“红线”,创作起来畏手畏脚、瞻前顾后。这使得我们不得不想起当年钟惦棐先生在著名的《电影的锣鼓》一文中的警示:“目前有许多有经验的电影艺术家不能充分发挥出创作上的潜力,而只能唯唯听命于行政负责人员的指挥,尚未进入创作,已经畏首畏尾,如何谈得到电影艺术的创造?没有创造,如何谈得到电影事业的繁荣?”
  我们相信,在当前中国的创作环境中,绝大多数文艺创作者的初衷都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是为人民、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是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所以,创作中即便出现一些差错、疏漏、问题,或者作品的某些表达与一部分人的期待、认知不同,我们也应该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进行充分说理的文艺批评,并且应该用一种建设性的态度去进行文艺批评,帮助创作者和观众发现问题、重视问题、分析问题、改进问题。一方面人无完人,作品也没有完美无缺的;另一方面,批评者也不是“绝对真理”的化身,人人都有认识的误区和盲点。所以,只有建设性的批评态度,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不同的观点、思想、认识、判断能够相互讨论、交流、碰撞、融合,寻找最大的认知和表达的公约数。剑拔弩张、你死我活的文艺批评反映的往往是一种极端化、偏激化的宗派情绪,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认识的求同存异、创作者的心情舒畅都会带来一些不良影响。
  总之,一方面文艺批评如同鲁迅先生所言,需要对创作“好处说好、坏处说坏”,另一方面也应与创作相互尊重、相向而行。没有相对宽松的批评环境,就不可能有繁荣的创作环境。所以,文艺评论既要有批评性也应该有建设性,我们应该提倡一种批评性的建设立场和建设性的批评态度,这样才能共同促进中国文艺创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关怀现实、勇于创新,只有这样,中国的文艺才能真正从高原逐渐走向高峰。
  (摘编自《提倡“建设性文艺批评”》,
  2021年3月3日《文艺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近年来文艺批评中出现的使用一些标签化、概念化、政治化、批判化的方式进行“诛心”的现象,已把批评完全转化成了批判。
  B.对文艺作品进行政治“审判”式的批判以引起各方面的关注而形成的所谓“舆情”,其实直接或者间接地伤害了文艺的正常创作。
  C.文艺批评的错误“舆情”导向在题材、表达、类型方面形成了有形无形的禁区,导致创作者因担心触碰了“红线”而畏手畏脚。
  D.当前中国文艺创作者的初衷都是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所以对他们创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应该用建设性的态度去批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首段先指出文艺繁荣与文艺批评的关系,又分析了当前把批评当作批判这一错误现象的实质及危害。
  B.文章第二段主要运用道理论证和类比论证的方法,指出用建设性的态度去进行文艺批评的重要性。
  C.文章在行文中注重引用,比如引用钟惦棐先生的话,既使文章内容丰富,又增强了权威性,使论证更有力度。
  D.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结构,重点论述了“提倡‘建设性文艺批评’”的重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文艺作品进行政治“审判”式的批判是完全脱离艺术创作规律实际的,我们应该坚决抵制这种做法。
  B.用建设性的态度进行文艺批评,可帮助创作者和观众发现问题、重视问题、分析问题,进而改进问题。
  C.建设性的批评态度,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认识的求同存异、创作者的心情舒畅可能会带来一些正能量。
  D.文艺评论要有批评性和建设性,如拥有一种批评性的建设立场和建设性的批评态度,中国文艺定能繁荣。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民以食为天”,解决吃饭问题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第一要务。我国粮食生产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日常消费需求,但不可忽视的是,当前,我国存在触目惊心的餐饮浪费现象。2018年《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披露,中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人每餐93克,浪费率为11.7%,大型聚会浪费达38%,学生盒饭有1/3被扔掉。造成如此惊人的餐饮浪费,原因有多方面。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