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780字。
徐州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八年级语文试题
(满分140分)
一 积累与运用(20分)
1、填写古诗文名句(10分)
(1)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 。(《关雎》)
(2)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 。(《蒹葭》)
(3)树梢树枝树根根, (贺敬之《回延安》)
(4)四面竹树环合, , , 。(柳宗元《小石潭记》)
(5)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绘出桃花林绝美景色的句子是
“ , ”。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潺潺(chán) 行辈(háng) 归省(xǐnɡ) 刘子骥(yì)
B、蕴藻(zǎo) 器皿(mǐn) 白羊肚(dù) 豁然(huò)
C、衣褶(zhé) 脑畔(pàn) 摇缀(zhuì) 诣太守(yì)
D、篁竹(huáng) 及郡下(jùn) 撺掇(cuān) 闭塞(sè)
3、根据语境作答。(4分)
寒冬腊月,山里的蜡梅相继开放。它们虽然生长在贫瘠的岩缝间,经受着凄风苦雨的A(侵蚀 侵袭)和无人问津的寂寞,却也无怨无悔;即使零落成泥,也芳香依旧。到了三四月份,生长在高原上的紫花地丁也会绽放自在。三朵两朵地挨在一起,看上去,好像在说悄悄话的小姑娘。花瓣左右对称,向外弯曲,是扎在姑娘头上的马尾辫。紫花地丁紫得清新淡雅,像水墨画中的一缕青烟。它虽最微小但并不B(自暴自弃 自惭形秽),反而更追求精致,活出精彩。
(1)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2分)
A( ) B( )
(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2分)
4、 下列的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经》也称《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赋”“比”“兴”三个部分。
B、《回延安》是贺敬之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富有浓郁的陕北风情,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延安”的深情。
C、《桃花源记》作者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本文虚构了美好境界“桃花源”,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
D、小说,是以展现完整的故事情节为中心,通过刻画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二、阅读(57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15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 , ,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山无麓,乍入谷,未有奇。沿溪曲折行数里,草木渐秀润,山竦出 ,崭然露芒角①。水声锵然鸣两峰间,心始异之。又盘山行十许里,四山忽合,若拱而提,环而卫者。嘉木奇卉 被之,葱茜醲②郁。风自木杪起,纷披震荡,山与木若相顾而坠者,使人神骇目眩。又行数里,得泉之泓澄渟溜者焉。洑出石罅,激而为迅流者焉。阴木荫其颠③,幽草缭其趾。宾欲休,咸曰:“莫此地为宜”。即下马披草踞石列坐诸生瀹觞④以进。酒数行,客有指其西大石曰:“此可识。”因命余。余乃援笔,书凡游者名氏及游之岁月而去。
(节选自麻革《游龙山记》)
[注]①芒角:形容山峰突出。 ②醲(nóng):浓,重。 ③颠:本指人的头顶,此处指溪水的上面。 ④瀹yuè觞(shāng):把酒烫热。
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日光下澈 澈: (2)不可久居 居:
(3)山竦出 竦: (4)书凡游者名氏及游之岁月而去 去: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即下马披草/踞石列坐/诸生瀹觞以进 B、即下马披草/踞石列坐诸生/瀹觞以进
C、即下马/披草踞石列坐诸生/瀹觞以进 D、即下马/披草踞石列坐/诸生瀹觞以进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2分)
(2)宾欲休,咸曰:“莫此地为宜”。(2分)
8、甲乙两文段中,作者在游览过程中心理各自发生了什么变化?请简要梳理。(4分)
(二)古诗词鉴赏(6分)
蒹 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 。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