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560字。

  13.1自然选择的证明
  1.下列对《自然选择的证明》一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如果变异或个体差异在某一方面有益于自身发展,动植物就会通过自然选择将其保存和积聚起来。
  B.地球上的一些类群不断扩大规模,同时,一些物种又会灭绝,是因为灭绝的物种缺乏竞争力。
  C.自然界的美无处不在,就是因为自然选择让那些动植物为了生存而变得艳丽多彩或叫声悦耳。
  D.原本适合一个地区的物种后来为从其他地区迁来的物种所打败和代替,这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俄罗斯专家发现该国境内传播的新冠病毒发生了一些突变,但这些突变并未导致新冠病毒的_________发生重大变化。
  (2)一件防辐射的孕妇装少则四五百,动辄上千元。专家称,这些孕妇装是商家的营销噱头,它的防护作用_________。
  (3)_________只是作用于外部性状,_________其结果很难确定,_________人们却可以将驯养生物个体的微小差异逐渐积累起来,并在一段不长的时期内产生巨大的效果。
  A.性质 微不足道 尽管 但 所以
  B.性状 微乎其微 虽然 并且 但
  C.性质 微乎其微 由于 且 所以
  D.性状 微不足道 虽然 并且 但
  3.下列对《宇宙的边疆》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对宇宙空间的探索现在还仅仅是起步阶段,目前对宇宙的认识,也是基于对地球的认识。
  B.在探索宇宙方面,我们可能还十分“幼稚”,但我们目前掌握的理论已经证明努力不会白费。
  C.光年是长度单位而不是时间单位,是用来丈量天体之间的距离的,也是目前最大的长度单位。
  D.由于地球在天体中不具有“典型”性,我们目前基于地球获得的知识,因而也不具有普遍性。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从2002年4月《科学》杂志介绍中国科学家完成的籼稻基因组测序工作,到今年2月《自然植物》杂志称赞我国水稻研究,说明中国的水稻研究已经引领世界。
  从跟跑、并跑,直至领跑,中国的水稻研究是如何走向卓越的呢?
  与今天人们更加关心健康不同,用“7%的耕地能否养活22%的人口”,也就是粮食安全,是20世纪的中国需要首先面对的问题。1994年,植物分子遗传学家李家洋从美国康奈尔大学回到了中国科学院遗传所。回国后不久,他从拟南芥的研究转向了水稻的研究。提起这一转变,他说,这是为了和当时国家的需求相契合。随后同样回国到遗传所工作的储成才和傅向东也作出了同样的选择。
  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参与了“国际水稻基因组计划”,承担了第4号染色体的测序工作。之后,中国主导的“中国超级杂交水稻基因组计划”启动。2001年,中国联合研究组后来居上完成了籼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的绘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