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050字。

  第五单元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乡土中国》
  乡土中国
  (30分钟 100分)
  基础
  达标 结合文本结构,了解议论文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素养
  突破 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
  巧找途径,品味议论文语言的表达艺术:
  ①明晰位置,强化意识。重要词语的位置一般在:文章首段,“首句标其目”;文章末段,卒章显志;文章过渡段,承上启下,前后照应。因此,在阅读时要高度重视“题目”“首段”“末段”及“过渡段”。
  ②体察语境,还原分析。品味“语句的丰富含意”,更要注重具体语境,对具体词语的语境进行“四问”,即“时间”“地点”“对象”“环境”四个方面,同时将答案代入分析印证。
  题组一 基础通关(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知识与智慧的    ,依赖于书写的文字。于是,读书成为人类文明延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虽然读书也曾被一些人当作求取功名、财富的阶梯,但应看到,历经几千年的文化陶养,读书已成为多数读书人的“生活方式”。(    )。中国文化史上    的“孔颜乐处”,恐怕指的就是读书之乐吧!读书也是一种练功,是一个收心去杂念的过程。要读书,就要凝神静虑,致心一处。有些人光读些“大全”“技巧”之类的实用书籍,这是生存的需要,本来是    的,但在一个注重人格全面发展的社会中,只读那些能赚钱的书,毕竟是浅薄的。出版界不仅仅要把中外经典图书印出来给大家阅读,还要把那些激发今人为远大理想而奋斗的典型人物介绍出来,优秀传记作品的影响力,是    的。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15分) (  )
  A.生生不息  津津乐道
  无可非议 不可捉摸
  B.薪火相传 津津乐道
  无可厚非 难以估量
  C.生生不息 乐此不疲
  无可厚非 难以估量
  D.薪火相传 乐此不疲
  无可非议 不可捉摸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15分) (  )
  A.读书本身就成为目的,成为享受,在这种生活方式中
  B.读书本身就成为享受,成为目的,在这种生活方式中
  C.在这种生活方式中,读书本身就成为目的,成为享受
  D.在这种生活方式中,读书本身就成为享受,成为目的
  题组二 阅读时间(4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人们常以“人治”和“法治”相对称,认为西洋是法治的社会,我们是人治的社会。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性质。乡土社会不是人治的社会,可以说是个“无法”的社会,但“无法”并不影响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
  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的社会。礼也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譬如我们在旧小说里常读到杀人来祭旗,那是军礼。礼的内容从现代看去,可能是很残酷的。但残酷与否并非合礼与否的问题。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来说,与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权力来推行的,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