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6220字。

  定西市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监测卷
  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一、累计与运用(25分)
  1.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等,是一种对偶文学,一说起源于桃符。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bìxié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对联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骈文与律诗是对联的两大直接源头。对联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古体诗、散文、词曲等的特点。因而对联所用句式,除了律诗句式、骈文句式外,还有古体诗句式、散文句式、仿词曲句式。不同句式适用格律不同、宽严不同。其中律诗句式平仄要求最严,古体诗句式则除了对句末平仄有要求,其他位置平仄不拘。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guībǎo,有历史记载的最早对联出现在三国时代。明洪武年间,在江西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出土的一尊特大铁十字架,上铸有三国时代孙权赤乌年号(238-251)。在铁十字架上又铸有艺术精美的对联“四海庆安澜,铁柱宝光留十字;万民怀大泽,金炉香篆蔼千秋”。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办丧事的对联叫挽联,办喜事的对联叫庆联,悬挂于楼堂宅殿的叫楹联。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写出汉字。
  bìxiéguībǎo
  (2)给加点的字注音。
  骈文(     )  记载(     )
  (3)下列说法有误 一项是(   )
  A. “对偶文学”“迎祥纳福”“格律不同”三个短语的类型各不相同。
  B. 加点词“立春”“发展”“美好”的词性分别是名词、动词、形容词。
  C. 对联不仅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而且需要严格押韵。
  D. 画横线的句子是一个复句,四个分句之间属于并列关系。
  【1~3题答案】
  【答案】(1)辟邪  瑰宝
  (2)    ①. pián    ②. zǎi    (3)C
  【解析】
  【小问1详解】
  辟邪(bì xié):避免或驱除邪祟。表示降伏妖魔鬼怪使不侵扰人的意思。
  瑰宝(guī bǎo):特别珍贵的东西。
  【小问2详解】
  骈文(pián wén):是一种文体,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南北朝。古代以字句两两相对而成篇章的文体。
  记载(jì zǎi):意思是指把事情记录下来,也指记录事情的文字。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语段内容的理解。
  C.根据材料的第末一句“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可知本项中对联“需要严格押韵”的说法错误;
  故选C。
  2. 下面书法作品是“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不同字体,其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图1是隶书,字形多呈扁宽,蚕头燕尾,笔画相对平直方正。
  B. 图2是小篆,字形呈长方形,笔画复杂,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富有古风古韵。
  C. 图3是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分明,干净利落,给人稳定、庄重之感。
  D. 图4是草书,字形狂放不拘,飞扬飘逸,笔画连绵,潇洒畅达。
  【2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D.图4是行书,笔画相互牵连,舒展、流畅;因此本项说法错误;
  故选D。
  3. 下面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王安石的“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证明桃符在宋代已向春联过渡。
  B. 每逢春节,人们不仅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但贴了年画增加喜庆气氛。
  C. 写对联,上下联要字数相等、平仄结合,且含意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D. 当对联与书法美妙结合时,便形成一种文学形式,也是中华民族绚烂多彩的艺术独创。
  【3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B.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将“但”改为“还”;
  C.否定不当,去掉“不要”;
  D.缺少主语,可去掉“当……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