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2480字。

  选择性必修上《大卫•科波菲尔》重点知识梳理
  《大卫•科波菲尔》是英国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1812--1870)的一部“半自传体小说”,被称为他“心中最宠爱的孩子”。全书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融进了作者本人的许多生活经历。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大卫自幼年至中年的生活历程,以“我”的出生为源,将朋友的真诚与阴暗、爱情的幼稚与冲动、婚姻的甜美与琐碎、家人的矛盾与和谐汇聚成一条溪流,在命运的河床上缓缓流淌,最终融入宽容壮美的大海。其间夹杂各色人物与机缘。语言诙谐风趣,展示了19世纪中叶英国的广阔画面,反映了狄更斯希望人间充满善良正义的理想。
  背景探索:
  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1812-1870)是享有世界声誉的英国小说家。他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早在清末就被译成中文,是一百多年来最受读者欢迎的外国小说之一。不同时代的人谈这部“半自传体”的小说,不只是为书中少年主人公坎坷而又富于传奇性的故事所吸引,也由此体会人生的乐趣与艰辛。这部小说不少地方都取材于作者亲历的生活(但又并非生活实录),所以这里对作者的生平略加介绍。
  狄更斯出身寒微,父亲因负债连累全家关进债务人监狱。狄更斯仅上了两年小学就进伦敦一家黑鞋油作坊当童工。家人出狱后,他又进学校念了两年书,终因家贫而再次失学。他一生受到的正规教育,总共才四年。
  童年不寻常的经历促使他早熟、早慧,亲身体验了社会底层人们的不幸,对他的文学事业大有益处。当时英国正处于工业革命后期,在经济、政治、文化上都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然而,社会两极分化,上层人物穷奢极侈而劳动人民却饱尝失业、贫困、疾病、饥饿之苦。狄更斯打心眼里同情不幸的人们,尤其是像他一样的少年儿童,他在日后的创作中着力描写这个群体。
  狄更斯十五岁进律师事务所当学徒,后来靠自学掌握了复杂的速记技术,当上了民事诉讼法庭的审案记录员,接着又充任报社派驻议会的记者。这两项工作使他年纪轻轻就对社会、人生有了丰富的认识,其深刻程度是同龄人无法比拟的。同时,他还练就了奋笔疾书、一挥而就的写作本领。他曾爱上一位富家千金,因阶级地位悬殊而遭拒绝。他没有因此消沉,反而更奋力上进。
  他领到大英博物馆图书室的借书证,拼命读书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他善于向生活学习,社会上各色人物的音容笑貌、生活习性、矛盾纠纷都是他仔细观察、研究的对象。由于生活积累的雄厚,加上他特殊的天赋,他终于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二十三岁时就以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赢得声名,从此事业一帆风顺,一生共创作十四部半长篇小说和大量其他作品,《奥立佛•退斯特》《尼古拉斯•尼克尔贝》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