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900字。

  八年级语文独立作业
  (本卷满分120分)
  一、积累(20分)
  班级开展主题为“多彩民俗”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感受民俗魅力】
  如果说陕北的“安塞腰鼓”素以粗犷豪放、刚健雄浑著称,那么流传于山西临汾地区的“威风锣鼓”则是威武雄壮,气势磅礴。“威风锣鼓”突出表现在一个“威”字上,无论是声响、节奏,还是阵势、舞姿,都极为震(hàn)□。鼓声一响,静穆的队伍蓦然腾跃起来:时而紧锣密鼓,如暴风骤雨,瓢泼而下;时而变换节奏,如山间溪流,回旋激荡;时而阵势(yǒnɡ)□跃,如烈火燎原,漫天升腾;       ,       ,       。“威风锣鼓”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bàn)□,恢宏壮阔的场面真叫人(  ▲  )。
  1.根据拼音,填写汉字。(3分)
  (1)震□       (2)□跃       (3)羁(bàn)□
  2.给语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1)犷(A.ɡuǎnɡ    B.kuànɡ)   (2)蓦(A.mù   B.mò)
  3.填入括号内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拍案而起     B.望洋兴叹       C.叹为观止
  4.仿写划线句子,填写在空缺处,使之语意连贯。(2分)
  【设计民俗图标】
  5.同学们为元宵节设计了多幅图标,你会推荐哪一幅?说说你的理由。(3分)
  A
  A                  B                      C
  【了解民俗文化】
  6.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社,在绍兴是指一种居住区域,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散文《社戏》中少年鲁迅在赵庄看到的戏便是社戏。
  B.《回延安》诗中使用了不少具有地方特色的词语,如“白羊肚手巾”“窑洞”“窗纸”“窗花”等,可感受到浓郁的陕北风俗。
  八年级语文  第1页  共6页
  C.吴伯箫的《灯笼》从不同方面写了孩童心性、往昔经历、乡情民俗、诗词典故、古代名将,结尾将个人情感升华为家国情怀。
  D.农耕文化是人们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颇具这一特色。
  【吟咏古今民歌】
  7.同学们对充满民俗风情的诗歌进行梳理,请你完成下面表格。(5分)
  作  者 地  域 诗句摘抄 小  结
  诗经??式微 邶地民歌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    (1)    ? 民歌或表现各地风土人情,或展示传统文化习俗。
  诗经??子衿 郑地民歌     (2)    ,    (3)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三峡 郦道元 三峡民歌 巴东三峡巫峡长,    (4)    。
  回延安 贺敬之 诗歌采用陕北民歌 (5)   
  的形式写成。 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革命万里起高潮!
  二、阅读(55分)
  (一)名著阅读(7分)
  8.下面四位同学用选择性阅读的方法阅读《傅雷家书》,其中做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小杭采用“热读”的方法,调动感情,一气贯注,以感受傅雷的爱子之情、爱国之心。
  B.小州遭遇成长的烦恼,他对书中有关成长的话题分门别类,以问题的形式梳理了下。
  C.小语喜欢写读后感,他关注书中感受最多、体会最深的内容,并写了一些点评批注。
  D.小文在音乐、绘画、雕塑等方面有一定修养,因此对书中有关艺术的论述弃而不读。
  9.腰封也称“书腰纸”,是包裹在图书封面中部的一条纸带,属于外部装饰物。腰封上可印与该图书相关的宣传、推介性文字。读了《傅雷家书》,请你给《傅雷家书》的腰封拟写一段推介性文字,帮助同学们了解这本书的特色。(4分)
  (二)文学作品阅读(16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