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270字。

  江西省吉安市十校联盟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练习语文试题
  练习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那时我的祖母虽然还康健,便母亲也已分担了些家物,所以夏期便不能多日的归省(shěng)了。我们年纪相仿,但论起行(háng)辈来,却至少是叔子,有几个还是太公。
  B.那些永远无法心平气和提及的过往,被记忆散播在深处,无时无刻不撺(cuān)掇你的呼吸。
  C.一个人只有经历人生的羁(jī)绊,只有走过晦暗冗杂的漫漫旅途,才会在蓦(mì)然回首的那一刹那,品位出堂堂正正的人生。
  D.我蹑手蹑脚地从藏身的地方走出去,可就是在这一瞬间,所有的声音都嘎(jiá)然而止,鸟和雏鸟全部都没了踪(zōng)迹。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一向以恬静示人的小徐,今天在舞台上的表演是令人的。舞台上的他竟然能弹奏
  出如此气势磅礴的乐曲,令在座的观众_。乐曲到尾声时,__观众席人掌声雷动。
  A.震动 美不胜收 戛然而止 突然B.震撼 叹为观止 戛然而止 蓦然
  C.震动 叹为观止 惊心动魄 突然D.震撼 美不胜收 惊心动魄 蓦然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
  B.为营造浓厚的"壮族三月三"节日氛围,我市举办了一系列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C.截至目前,我区各乡镇已开放接种点11个,完成接种大约 96 000 多人次。
  D.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党中央号召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市各县区迅速响应,开展一轮又一轮党史学习教育热潮。
  4.以下句子没有运用比兴手法的一项是()
  A.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B.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C.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D.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5.下列填入语段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一年四季景象不同,所代表的生命状态也不相同。春天     ;
  夏天骄阳似火,蛙鸣虫唱,是生命的张扬;秋天__; 冬天雪落无声,闲云舒卷,是生命的恬静。
  A. 惠风和畅,莺飞草长,是生命的纯熟 明月朗照,五谷飘香,是生命的萌发
  B. 明月朗照,五谷飘香,是生命的纯熟 惠风和畅,莺飞草长,是生命的萌发
  C. 惠风和畅,莺飞草长,是生命的萌发 明月朗照,五谷飘香,是生命的纯熟
  D. 明月朗照,五谷飘香,是生命的萌发 惠风和畅,莺飞草长,是生命的纯孰
  二、古代诗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经,完成下面小题。(4分)
  国风??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①天夭∶花朵怒放,茂盛美丽,生机勃勃的样子。
  ②灼灼∶花朵色彩鲜艳如火,明亮鲜艳的样子。华∶同"花",指盛开的花。
  ③之子;这位姑娘。于归∶姑娘出嫁。古代把丈夫家看作女子的归宿,故称"归"。于∶去,往。
  ④宜∶和顺、亲善。室家∶家庭。此指夫家,下文的"家室""家人"均指夫家。
  ⑤有蕡(fén)∶即薏簧,草木结实很多的样子。此处指桃实肥厚肥大的样子。薏,果实硕大的样子。
  ⑥蓁(zhēn)蓁∶树叶繁密的样子。这里形容桃叶茂盛。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第一章以鲜艳的桃花比喻新娘的年轻娇媚,是用了赋的表现手法。"桃之天天",以丰富缤纷的象征意蕴开篇,扑面而来的娇艳桃花,使诗歌产生一种强烈的色彩感。
  B.第二章写桃花开后,自然结果。诗人说桃树果实累累,桃子结得又肥又大,此乃象征着新娘早生贵子,儿孙满堂。
  C.全诗三章,每章都先以桃起兴,继以花、果、叶兼作比喻,极有层次∶由花开到结果,再由果落到叶盛;所喻诗意也渐次变化,与桃花的生长相适应,自然浑成,融为一体,用了比兴的手法。
  D. 此篇语言极为优美,又极为精练。反复用一"宜"字,揭示了新娘与家人和睦相处的美好品德,也写出了她的美好品德给新建的家庭注入新鲜的血液,带来和谐欢乐的气氛。
  7.本诗表达了人们怎样的情感?(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10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