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710字。

  选择性必修中册专项阅读古诗文强化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5题。
  ①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②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③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④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身直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书不能悉意,故略陈固陋。
  (节选自司马迁《报任安书》)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
  B.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
  C.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
  D.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有误的一项是(  )
  A.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 缧绁:囚禁
  B.思垂空文以自见 空文:文章著作
  C.稽其成败兴坏之理 稽:考察
  D.下流多谤议 下流:卑鄙龌龊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司马迁既诉说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和精神上难以形容的痛苦,又赞颂了许多境遇悲惨而德才不凡的历史人物,表现了自己发愤著书、雪耻传名的顽强意志。
  B.选文采用重叠排比的句式,列举历史上德才不凡的人物发愤著书的事例,一事接着一事,一例接着一例,情辞真切,富有气势。
  C.选文第④段中,作者用“肠一日而九回”形容自己的痛苦心情,说自己虽然身处要职,有权力“推贤进士”,但自己的意愿和世俗环境都不允许自己这样做。
  D.人们历来称赞司马迁“为文有奇气”。这种“奇气”主要是由作者蓄积已久的对黑暗现实的深刻认识和内心强烈的悲愤之情凝聚而成的,表现为字里行间的忧愁幽思和激愤慷慨。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
  (2)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
  5.司马迁解释自己不能“推贤进士”时说:“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司马迁的“私心”是什么?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概括。
  二、(2020山东淄博高三检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父思,武昌太守。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遗财禄秩,一不关豫。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