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3810字。

  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二单元综合测试卷
  考生须知:
  1.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 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座位号及准考证号;
  3.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词最早开始于民间,所以在语言上有些粗糙,但是语言上也很直白、大胆,而文人写词就比较典雅、含蓄。在中唐或晚唐,大多数情况下,文人写词仅是游戏的态度,因为他们的主要精力用来写诗和写文章。词在当时属于艳科、小道,是业余的时候创作的。文人词的创作长期处于“尊前”“花间”的环境中,带有鲜明的娱乐消遣功能,所以就形成了“作闺音”“为艳科”的特色。到了李煜,他创作后期的词的内容变得很真实,他用词写一个亡国之君内心真实的、深刻的、深远的痛苦。“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一“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词帝,“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为宋词开启了抒情言志的大门。
  宋人以歌伎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词作,除了延续宫体、花间风格之外,还有一些是写歌伎与文人之间存在感情上的联系,甚至有些歌伎在词人生命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譬如,著名词人晏几道,早年过惯了富贵公子的生活,后来家道中落,生活一落千丈。黄庭坚曾评价晏几道:“仕宦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有体,而不肯一作新进士语,此又一痴也;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百负之而不恨,已信人,终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一句话,晏几道实在、单纯、重情义。正是这样的人,写情词是第一等的好。大家熟知的《临江仙》,“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小苹”即是一位歌女。晏几道在写这首情深意长的感伤之词时,背后寄予的是自己身世的巨变与个人的切肤之痛。虽为艳词,但真挚深婉,表达了士大夫的仕途沉沦浮荡。
  词,不仅是在歌舞升平、瓦栏歌肆之间,与歌伎之间推杯换盏的文学创作,更是一种重要的城市文学。我们知道,宋代的城市经济更加繁荣,北宋都城汴京、南宋都城临安,以及建康、成都等都是人口达十万以上的大城市。宋代还逐渐取消了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为商业和娱乐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词人将眼光投向更为开阔的生活场景,用词来表现生活着的城市。著名的“白衣卿相”柳永,对北宋的都市生活有着丰富的体验,用词描绘过汴京、洛阳、益州、扬州、会稽、金陵、杭州当时许多著名的城市。如《倾杯乐•禁漏花深》就是柳永为宋仁宗在元宵佳节之夜与民同乐时所作。这首词重在渲染上元节的节日气氛,“变韶景、都门十二,元宵三五,银蟾光满。会乐府、两籍神仙,梨园四部弦管。向晓色、都人未散”。柳永笔下的汴京富丽堂皇而又繁荣昌盛,为我们展示了有宋以来物阜民康的社会生活风貌。
  除了城市,还有描写乡村。相对于城市的富庶、繁华,乡村词的重点在于勾勒农家之乐,展现出怡然自得的、缓慢的、富有诗意的生活节奏。譬如苏轼笔下的“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辛弃疾笔下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皆是难得的、富有诗意的、文人化的乡村景色。他们亦曾在乡村的丽景中寻找心灵的慰藉。苏轼在乡村中,获得“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的洒脱与惬意,辛弃疾在乡村中经历了“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的恍惚与惊喜。苏轼曾写作《浣溪沙》组词,展现“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的热闹场景,辛弃疾《清平乐•村居》则是描述了“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其乐融融的生活,让我们看到大文豪笔下的乡村世界,到现在依然让我们心旷神怡。
  宋代士大夫的生活态度是随遇而安、和光同尘、与时俯仰。他们一方面承担社会责任,一方面注重个人生活。他们试图将都市生活与乡村野趣融为一体,在闲暇之余喜欢山水形胜,在登临游览中恣意抒怀。词这种不太严肃、可长可短、随即可歌的文学样式,特别满足了宋人想要表达丰富内心感受的需要,也特别适合表现宋代文人的世俗娱乐,以及生活中的闲情逸致。如果我们说,宋人在诗文当中表达他们的治国情怀,有壮志的情怀,那么在宋词中,他们对于自身生活的热爱,对于宋代的边边角角细致入微地描述,就在词当中充分地表达了出来。由此来讲,宋词当得起宋代文学的主要代表。(节选自康震《都市燕乐中的宋词》)
  材料二:
  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里,就为词的性质下了这样几句定义,他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要眇宜修”出于《楚辞•九歌•湘君》“美要眇兮宜修”,是写湘水上的一个神灵具有一种要眇宜修的美。这是写一种女性的美,是最精致的最细腻的最纤细幽微的,而且是带有修饰性的非常精巧的一种美。词,也叫做长短句。参差错落,长短不齐。从形式上看,词是比诗更多变化,更精微的,更纤巧的,更曲折的。
  词大都是写男女的爱情相思离别,为了配合这种歌唱的场合和歌唱的人物的歌女,自然写的是比较柔婉的细腻的女性的美。所以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很多在诗里边不能表达的感情,能在词里边表达。词是配合音乐歌唱的歌词,篇幅一般是比较短小的,所以它天生注定就不能写长篇巨制的内容,这是词在内容上“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的缘故。诗所写的内容无所不包,可以发议论,可以抒情,可以纪事,什么都可以包括。而词一般只是写景抒情。所以说是“诗之境阔”。
  可是,我们还要注意后一句:“词之言长。”这不是说词的篇幅长,不是说词的句子长,而是说词给人的回味,词的韵味悠长。写爱情的小词,表现了人的心理感情的一种本质,可以引起人丰富的联想,所以说“词之言长”。(叶嘉莹《唐宋诗词十七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人以歌伎为主要描写对象,这些歌伎在词人生命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B.黄庭坚认为晏几道这样实在、单纯、重情义的人,写情词是第一等的好。
  C.诗所写的内容无所不包,而词只是写景抒情。所以说是“诗之境阔”。
  D.叶嘉莹认为宋词的“要眇宜修”之美可以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考虑。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南唐后主李煜继承了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创作前期处于“尊前”“花间”的环境中,带有鲜明的娱乐消遣功能。
  B.苏轼的《浣溪沙》组词和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体现了二者随遇而安、和光同尘、与时俯仰的生活态度。
  C.宋词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其主要原因在于拥有一批非常杰出的创作者。他们的词作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生活,更反映了自己的人生。
  D.为了满足文人想要表达丰富内心感受的需要,适应文人的世俗娱乐,以及生活中的闲情逸致,词这种文学样式应运而生。
  3.宋代词人用词来书写城市,下面不属于这类作品的一项是(3分)
  A.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B.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C.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D.吴潜《满江红•金陵乌衣园》
  4.结合材料一,分析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体现的宋代文人词作的特点。(4分)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5.结合材料二,谈一谈词在宋代比诗更受市民大众的欢迎喜爱的原因。(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题。
  渡 河
  沈从文
  辰河中部小口岸吕家坪,河下游约四里一个小土坡,名叫“枫树坳”,坳上有个滕姓祠堂。祠堂前后十几株老枫木树,叶子已被几个早上的严霜,镀上一片黄,一片红,一片紫。祠堂位置在山坳上,地点较高,向对河望去,但见千山草黄,起野火处有白烟如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