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520字。

  语言运用专题
  北京市海淀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练习(一模)语文试题
  21.语言基础运用(5分)
  (1)下面语段中画横线的语句,或有语病,或有标点错误,请加以改正。(3分)
  ①据估计,我国中小学生科柱侧弯人数已超过500万人,并以每年30万左右的速度道增。②不少孩子脊柱侧弯,已对身心健康产生危害,而孩子和家长还浑然不觉。那么,怎样预防脊柱侧弯呢③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到“卧似一张号,站似一棵树,不动不摇坐如钟。”其次,通过科学锻炼,增强脊柱肌群的力量。
  【分析】该题考查综合读写能力,专指语言表达与运用中的主观题,高考能力层级为E。该题型近年的命题呈现出三个特点:1.坚持考查实用的语言表达能力;2.试题的考点呈综合性;3.试题呈开放性,语用的特点更加鲜明。
  【解答】①“人数超过500万人”重复赘余,“人数”应该是数目,不能再说“500万人”,故删除“人”。
  ②语序不当,“脊柱侧弯”是“产生危害”的主语,而“不少孩子”修饰的应该是“身心健康”,故将“不少孩子”移至“已对”之后。
  ③“卧似一张弓,站似一棵松,不动不摇坐如钟。”是句中引用做成分,句末标点符号应该放在引号之外。而且,本句属于“首先……其次”中的前一个分句,移至引号外的句号应该改为分号。
  故答案为:
  ①删除“500万人”中的“人”;
  ②将“不少孩子”移至“已对”之后;
  ③将引号内的“。”移至引号外,改为“;”。
  【点评】鉴于高考中该题的基本特点,在应试策略上需要建立四个意识。
  1.建立话题意识
  这里所说的“话题”,即“谈话的中心”。强调话题意识,就是强调语言表达的内容,强调重视语言信息,这是语言表达的灵魂。
  2.建立语境意识
  就考试的试题来说,题干包含着语境,试题所给的材料,也包含着一种语境。一般说来,语境对语言表达有限制和补充两种作用
  (2)在下面语段【甲】【乙】处的横线上,依次填入恰当的内容,使对联完整。(2分)
  陶行知常用对联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甲】      做朋友对稻梁菽(shū)麦稷(jì)棉下功夫”,融汇了他“知行合一”“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四休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小疑必问,【乙】    才算学生”,告诚学生要参与劳动、勤于思考、关心时事。
  北京市丰台区2022届高三3月综合练习(一)(一模)语文试卷
  21.语言基础运用(共5分)
  ①本届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以体现中国美学风格的造型设计赢得广泛赞誉,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②(   )是冬奥会的吉祥物,整个北京冬奥会的诸多场合(   )展现出了中国文化的风采,给海内外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③从开幕式上诗画交融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充满东方美学意趣的“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精妙场合,到冬奥会会徽、奖牌、场馆的一系列精巧设计,无不体现出中国文化拥抱世界的创新精神与植根本土的深厚底蕴。④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文化的和谐雅致,在潜移默化中完美地呈现在世界面前。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句中加点的“展现”改为“表现”更好。
  B.第②句中括号内填入的关联词依次是:不仅、还。
  C.第③句中加点的“场合”应改为“场景”。
  D.第④句中加点的成语“潜移默化”使用正确。
  (2)第③句中画横线的“无不体现出中国文化拥抱世界的创新精神与植根本土的深厚底蕴”一处有语病,请在答题纸上作修改。(2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