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780字。
2022年中考模拟试题
语文试题卷
温馨提示: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10分)
(1)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邹忌讽齐王纳谏》)
(2)皓月千里,浮光跃金,。(《岳阳楼记》)
(3),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4),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李商隐《无题》中的“,”两句,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离思的缠绵、爱情的坚贞,现在常用来表达对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
(6)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表达游子思乡思归的诗句是:,。
(7)抗战期间,在前线浴血奋战保卫国家的将士们最盼望的是收到家信,正如杜甫《春望》中的诗句:,。
2.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1分)
春,是绿水逶迤,是暖风拂面,是芳草长堤,是花香鸟语,是秀山丽水,让人陶醉而欣喜;秋,是秋风xiāo( )瑟,是北雁南飞,是枫叶似火,是落叶金黄,是硕果累累,让人感伤而满足。可是,你是否想过,那盎然的春色是历经严寒洗礼后的英姿,那绚烂的秋景是接受酷暑róng( )炼后的结晶……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长堤( ) 盎然( ) xiāo( )瑟rónɡ( )炼
(2)下面短语与“绿水逶迤”结构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暖风拂面 B.芳草长堤 C.花香鸟语 D.秀山丽水
(3)将划波浪线的句子改为反问句。(2分)
那盎然的春色是历经严寒洗礼后的英姿。
(4)画横线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2分)
3.北京冬奥会踏着立春的脚步如约而至,开幕式上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创意惊艳世界。校学生会开展“走近传统之二十四节气”系列活动,请你参与。(14分)
(1)下面是活动宣传材料中的一段话,有几处不恰当,请按要求修改。(6分)
A二十四节气为中国大众所普遍被接受,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二十四节气的影响,一些节气和民间文化相结合,已经成为人们的固定节日。B最著名的清明、立春、立夏、冬至都溶入了节日的氛围,夏至、暑伏也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以致民间有“冬至饺子夏至面”“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说法。C在这些节令中,往往伴有五彩斑斓的民俗活动。
①A句中词语重复,应删去。(2分)
②B句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正确写法是“”。(2分)
③C句中有词语使用不恰当,应将“”改为“”。(2分)
(2)下面是活动中的两道题,请回答。(5分)
①根据你对节气的了解,填写下面节气歌。(2分)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②根据节气先后,给下面杜甫的三首诗歌排序:。(3分)
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B.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C.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3)同学王晓认为现代社会了不了解节气无所谓,节气也没有什么用处。请你结合以上题干中的材料内容来劝说他。(3分)
二、阅读(55分)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22分)
材料一: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欲待发步再回酒店里来,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存想了一回,说道:“怕甚么鸟!且只顾上去,看怎地!”武松正走,看看酒涌上来,便把毡笠儿掀在脊梁上,将哨棒绾在肋下,一步步上那冈子来;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闪,闪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捉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
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