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810字。
莱州市2022年春初四适应性测试
语文试题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 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决眦入归鸟。(《望岳》)
(2)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野望》)
(3)_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
(4)________________,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________。(《渔家傲》)
(6)微动涟漪,________________(《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
(7)小信未孚,________________。(《曹刿论战》)
(8)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爱莲说》)
(9)________________,郁郁青青。(《岳阳楼记》)
(10)惊涛澎湃,________________;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黄河颂》)
(11)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流传最广,景物描写中蕴含哲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荡胸生曾云 ②. 山山唯落晖 ③. 日暮乡关何处是 ④.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⑤. 学诗谩有惊人句 ⑥. 惊起沙禽掠岸飞 ⑦. 神弗福也 ⑧. 濯清涟而不妖 ⑨. 岸芷汀兰 ⑩. 掀起万丈狂澜 ??. 山重水复疑无路 ??. 柳暗花明又一村
2. 非连续性文本
【材料一】
甲骨文外形多以长方形为主,有的字还具有或多或少的象形图画的痕迹。类如“裘”作“ ”,像毛露在外的皮衣;“车”作“ ”,像车的俯视图形;“攴(攵)”作“ ”,像一只手拿着木棍敲打;“保”作“ ”,像大人把孩子背在背上。甲骨文还具有一字多形的特点,例如“涉”的写法有好几种:“ ”“ ”“ ”“ ”,四种写法中间部分都是水,水的两边一边一只脚,表示徒步过河。
【材料二】
“高冷”甲骨文走入大众生活
今年是甲骨文发现122周年。甲骨文作为目前已知成系统的汉字的最早形态,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原本“高冷”的甲骨文,其实早已悄悄走入大众生活,逐渐变得有温度、有热度。
(a)文创产品吸引眼球
打开微信,搜索甲骨文表情包,便出现了各式各样以甲骨文为素材制作的有趣动图。这些表情包以甲骨文来展示“友谊的小船”“有木有”等网络流行语,生动形象、趣味盎然。除了甲骨文表情包,甲骨文日历、甲骨文书签、甲骨文明信片等文创产品层出不穷,被年轻人表为时尚。
(b)________________
“龙”字的甲骨文拆开来看,上面是‘辛’,中间是龙头,下面是龙角。”在史家小学《汉字的mèi力》甲骨文讲座上,老师生动地讲解了甲骨文的字形和由来,让同学们感到饶有趣味。“汉字不仅是我们祖先的智慧结晶,也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一名同学感慨道。
近两年,甲骨文越来越多地走进中小学校园,不少地方的老师利用甲骨文“因形赋义”的特点,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识字教育,激发他们对汉字的兴趣。在重庆南开小学“甲骨文学堂”进校园活动中,学生们在书写这种古老文字的过程中获得了美的体验。
(c)________________
河南省安阳市是甲骨文的故乡,坐落于此的中国文字博物馆,为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举办了“甲骨文书法国际大展”“第七届中国文字发展论坛”等活动,旨在让更多人了解甲骨文文化。
在国际上,甲骨文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2018年12月,“水墨聚焦??中国甲骨文书法艺术展”在摩洛哥举行,吸引了190多个国家的代表前来参观。在开幕式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弗明表示,甲骨文虽源于中国,却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此次艺术展能够让世界人民亲身感受这古老艺术的mèi力。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21年3月26日,有删改)
(1)综合两则材料,概括甲骨文的特点。
(2)阅读材料二,仿照小标题(a)的短语结构,为后面两部分文字分别拟写一个小标题。
小标题(b):________________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