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3050字。

  备战2022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十一)
  (山东菏泽专用)
  一、默写(总分:12分每空1分)
  1.(本题12分)经典诗文积累
  (1)默写唐代诗人岑参的《逢人京使》一诗。
  ____,____。
  ____,____。
  (2)依据课文填空。
  ①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②____,故克之。                    (《曹刿论战》)
  ③日光下澈,影布石上,____。       (柳宗元《小石潭记》)
  ④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____。  (传统文化《论语??颜渊》)
  (3)根据提示默写。
  ①杜甫在《春望》中通过花鸟,以拟人手法抒发悲愤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
  ②毛泽东在《浪淘沙??北戴河》中表达“季节依旧,神州已换新颜”意思的诗句是____,
  ____。
  【答案】:(1)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2)①静影沉璧
  ②彼竭我盈
  ③佁然不动
  ④四海之内    皆兄弟也
  (3)①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②萧瑟秋风今又是    换了人间;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文名句的默写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要注意结合语境填充。本题要注意如下重点字词的书写:“袖”“璧”“溅”“瑟”等。
  二、诗歌鉴赏(总分:4分每小题2分)
  2.                                      长寿山居元夕①
  元好问
  微茫灯火共荒村,黄叶漫山雪拥门。
  三十九年何限事②,只留孤影伴黄昏。
  【注】①写此诗时,诗人任河南内乡令,因母亲去世,居丧于长寿山,②当时金统治者日趋腐败,蒙古军入侵,人民死伤无数。
  (1)请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所展现的画面。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1).偏僻荒凉的村落里灯火星星点点,人烟十分稀少,枯黄的树叶漫天遍野,大雪堆积在门外。(2).①表达了母亲去世后对于亲人的怀念,孤身一人的孤寂;②表达了作者对百姓在战争中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同情;③表达了作者对敌军侵犯国家的愤恨和心痛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解析】:
  (1)此题主要考查诗句的理解与画面的描绘。解答此题,在会翻译诗句的基础上,再加入一些合理的想象,即可得出答案。诗的一二两句中的意象是:灯火、荒村、黄叶、雪、门,意思是说荒村中有一点微弱的灯光,屋外是黄叶满地,漫山白雪飘飞。注意描绘时注意语句的生动与优美。
  (2)此题主要考查诗歌主旨的理解。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诗歌,粗知大意,领悟情感,概括主旨,把握艺术特色。其次,联系自己的理解作答即可。通过注释中的介绍,可知这首诗写于母亲去世而居住在长寿山之时,所以诗歌一、二句渲染凄凉的气氛,意在表现对已离世的母亲的怀念。通过“三十九年何限事”可知,当时金朝统治者日趋腐败,正在遭受蒙古的侵略,所以诗歌还表现了诗人对统治者的痛恨以及忧国忧民的情怀。最后一句“只留孤影伴黄昏”,一个“孤”字就流露出诗人的孤寂。
  三、文章阅读(总分:54分本大题共4小题,共54分)
  3.(本题14分)文言文阅读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惠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惠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节选自《万事莫贵于义》)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
  ①故患有所不辟也______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______
  ③不若手足之贵也______④予子冠履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___
  A.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是亦不可以已乎
  B.所欲有甚于生者   万事莫贵于义
  C.故不为苟得也   必不为。何故?
  D.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呼尔而与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万事莫贵于义也。
  (4)两文都很推崇“义”,请选出下列最符合“义”的品质的一组______
  ①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
  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