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5750字。

  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卷七年级语文
  考生须知:
  1.全卷共三大题,18小题,满分为120分,其中卷面书写3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各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学校开展七年级“少年正是读书时”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活动一】广泛阅读,学会积累(14分)
  任务一:读报刊,辨析字词
  1.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题目。
  在漫长的人生岁月中,作者(蒋子龙)世事洞明却能保守内心的(chéng)澈,他及时捕捉那些有趣、顽强、高洁、智慧的灵魂,借以彰显坚强、善良、自尊等人性的闪光点。在幽默有趣的阅读中,那些高贵的生命所带来的真善美也逐渐氤氲在读者心中。
  《人间世笔记》的语言大都简洁(zhì)朴,故事却颇耐人寻味、发人深省。从蒋子龙的文字中,我们能看到人间众生相。同时,现实生活的坎坷与磨难,经过蒋子龙长期的心灵(       ),都凝结成了艺术的美酒。
  (2021年12月22日《光明日报》)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chéng)_____澈      简洁(zhì)_____朴
  (2)加点字“捕”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bǔ B. pǔ
  (3)填入文中括号正确的一项是(   )
  A. 沉淀 B. 酝酿
  【1~3题答案】
  【答案】(1)    ①. 澄    ②. 质    (2)A    (3)B
  【解析】
  【小问1详解】
  澄澈(chéng chè):清澈透明。
  简洁质朴(jiǎn jié zhì pǔ):简明扼要,朴实。
  【小问2详解】
  捕捉(bǔ zhuō):捉;
  故选A。
  【小问3详解】
  沉淀:溶液中难溶解的物质沉到溶液的底层;比喻凝聚,积累;
  酝酿:本指造酒时的发酵过程,用来比喻使事物达到成熟的各种准备活动;
  在此形容凝结成的艺术美酒,应使用“酝酿”一词;
  故选B。
  任务二:读诗文,积累名句
  2. 根据语境默写古诗文名句。
  刘禹锡被贬朗州,依然保持《秋词》中“晴空一鹤排云上,①_______”的自信乐观;李白出蜀不免流露出“夜发清溪向三峡,②_______”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时的恋恋不舍之情;李益夜上受降城,道出“③_______,④_______”深重和急切的征人望乡之情;陆游虽年老体衰,但依然“⑤_______,⑥_______”形诸梦,心系国家。2022年2月,即将举行冬奥会,虽然经历种种困难,我们仍坚定信念,办好奥运,像孔子《论语》中所说的“⑦_______,⑧_______?”热情欢迎远方客人前来北京参加冬奥会。
  【2题答案】
  【答案】    ①. 便引诗情到碧霄    ②. 思君不见下渝州    ③. 不知何处吹芦管    ④. 一夜征人尽望乡    ⑤. 夜阑卧听风吹雨    ⑥. 铁马冰河入梦来    ⑦. 有朋自远方来    ⑧. 不亦乐乎
  【解析】
  【详解】默写题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的“碧霄、渝州、芦、阑”等字词容易写错。
  任务三:读经典,积累文化
  3. 下面四枚书签分别选自《论语》与《诫子书》,假如你想送给沉迷游戏,学习萎靡不振的表弟,希望他振奋精神,发奋努力,你会选哪一枚?(   )
  A. A B. B C. C D. D
  【3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A.句意: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与振奋精神、发奋努力无关;
  B.句意: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这句话从反面说理,针对“学习萎靡不振的表弟,希望他振奋精神,发奋努力”非常恰当;
  C.句意: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与振奋精神、发奋努力没有关系;
  D.句意: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与振奋精神、发奋努力关系不很密切;
  故选B。
  【活动二】品读作品,理解感悟(48分)
  任务一:(14分)
  阅读童话,感悟人生
  寻找第七颗星
  ①攻瑰园里的玫瑰花开了,像落下了一片红艳艳的云霞。
  ②一群孩子在玫瑰园里唱着一支歌:“玫瑰花开满园红,我们在找小瓢虫。小瓢虫,七颗星,帮助我们吃蚜虫。”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