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270字。
2021年秋季学期期中检测试卷
八年级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32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4分)
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记录着激动人心的国家大事也记录着波澜不惊的生活小事。历史记住了诺贝尔奖的首次bān发,记住了中国航母舰载机在浩hàn大海上的首次成功着舰,也记住了平凡的朱德母亲不辍劳作的身影和正真热诚的藤野先生对“我”不倦的墩诲。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
bān发( ) 浩hàn( ) 不辍劳作( )
(2)文段中划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1分)
2.病句修改。(2分)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确,①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②一个真正的读者就是通过读书来最大极限地享用这些成果的过程。③而一个人能否成为一个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是不是在青少年时期就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让好读书、读好书成为一种习惯吧!
上面划线的语段中,有一个句子有语病,其序号是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
3.综合性学习。(6分)
诚信既是立身之本,又是处世、教子、经商、治国之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学校将开展“诚信做人”的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探“诚信”之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信,诚也,从人,从言。”由此推测,“信”字的本义是:
______________(1分)
(2)【访“诚信”之人】为了弘扬当代的诚信美德,你所在的小组将采访诚信模范孙东林,请依据下面的材料补写一个采访问题。(2分)
孙东林,诚信兄弟。哥哥孙水林带着26万元现金回家乡给民工发工资,不幸途中发生车祸。孙东林在哥哥去世后,因为账单多已不在,便让民工们凭着良心领工钱,说多少给多少,不拖欠一人工资。
采访问题:①孙师傅,你哥哥带着现金返乡给民工发工资,中途不幸发生车祸去世,是什么力量与信念促使你去替哥哥做这件事情呢?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评“诚信”之事】在我们学习过程中,存在着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等现象,你是如何看待这些诚信问题的呢?请围绕话题,发表议论,写出观点、理由、结论。(80字以内)(3分)
4.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①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②东皋薄暮望,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③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④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
⑤______________,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窥谷忘返。(吴均《与朱元思书》)
⑥王维的《使至塞上》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⑦郦道元的《三峡》中运用对比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展现水急船快景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5.名著阅读: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10分)
【甲】六时起床,锻炼身体,每日练武读书,吃的是粗茶淡饭,过的是简朴生活。当时东北军还有十四万人,他除了同军官以外,还同部下直接接触。东北军开始出现了新面貌。怀疑派逐渐相信,他又成了一个值得注意的人,因此认真对待他在回国时立下的誓言:他要把毕生精力用于收复满洲,为人民雪耻。
【乙】他向学生公开宣传马克思主义。“清洗”期间,他遭到追捕,不得不销声匿迹。由于与共产党没有关系,他不得不自找避难的地方。“我早想当共产党,”他怀念地告诉我,“但是没有人要求我参加。我年已五十,我想共产党大概认为我太老了。但是有一天,一个共产党员到他避难的地方来找他,请他入党。这个老家伙高兴至极,他告诉我,他当时想到他对建设新世界仍有一些用处,不禁哭了。
【丙】一九〇七年,我到成都,在一个体育学校里读一年书,后来回到故乡仪陇县,在本县高等小学里教体操。一九〇九年,我到云南的省会云南府,进了云南讲武堂,直到一九一一年的辛亥革命发生后才离校。我的志愿总是想做个军人,而这个讲武堂恐怕是当时中国最进步、最新式的了。它收学生很严格,我竟被录取,因此感到非常高兴。
(1)上面材料分别写到了《红星照耀中国》中的三个人物,甲文中的“他”是________,乙文中的“他”是
________,丙文中的“我”是________。(3分】
(2)请结合上述三位人物的生平事迹,从下列句子中选择最恰当的一句来点赞其中一人,按照给出的句式将你选择的句子和人名写出来,并说明理由。(4分)
①天命之年圆夙愿,献身教育捧丹心 ②南昌举义惊寰宇,圣地联合慑敌魂
③三度入狱不死心,两把菜刀闹革命 ④东北易帜金瓯整,平息中原战火烧
句式:我用“_______”点赞_______(人名),因为______________。
(3)“我想借用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的相关内容,在历史课上详细讲讲“飞夺泸定桥”的真实经过,元方同学,你认为是否可行?请帮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