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450字。

  《蜀相》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吟咏诵读,品味诗歌语言。
  2. 知人论世,体会诗人感情。
  3. 背诵诗歌。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导入新课
  •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思考:这副对联写的是谁?你知道关于他的一些故事吗?
  (二)介绍背景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杜甫经历了一系列仕途打击,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落空。当时他流落蜀地,寄人篱下,困厄穷途,家事、国事均忧心忡忡,苦闷彷徨。因此,入蜀后便怀着崇敬的心情去瞻仰武侯祠,借此抒发自己的怀抱。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大约是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
  (三)检查预习
  1.文学常识
  杜甫,字子美,是我国唐代伟大的 _______ 诗人,与李白并称为“李杜”。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 “_____________” 他的诗被誉为 “_________”, 后人尊称他为 “________” 。杜甫有《           》传世,其中“三吏”为《        》《新安吏》和《          》,“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 》。
  2.名句默写
  ①丞相祠堂何处寻,                                 。
  ②映阶碧草自春色,                                 。
  ③三顾频烦天下计,                                 。
  ④                                 ,长使英雄泪满襟。
  (四)整体感知
  1.诵读诗歌,思考:本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2.用自己的话写出诗歌大意。(可以依据注释加上自己的联想想象)
  二、合作学习
  1.赏析首联,本联“寻”字用的怎么样?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对郁郁葱葱的翠柏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2.在第二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你认为哪两个字最为传神,为什么?本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3.“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用这两句来概括诸葛亮一生的功业,你认为准确吗?写了哪些事?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4.“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中的“英雄”是失败的英雄,还是成功的英雄?指什么人?包括老杜自己吗?
  5.诗人为什么会与诸葛亮这样一个悲剧英雄产生共鸣?他的情感为什么是深沉和悲伤的?
  三、应用学习
  1.对这首诗中词句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蜀相”是蜀汉丞相诸葛亮。“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柏森森”即柏树茂盛的地方。
  B.“映阶”二句是说祠堂内碧草空有春色,黄鹂徒有好音,却没有多少人去欣赏。
  C.“频烦”即频繁,连续。“天下计”指统一中国、兴复汉室。“两朝”指东汉和蜀汉。“开”指开创基业,“济”是渡过难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