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340字。
课外文言文专题训练之趣闻篇
一、巨商蓄鹦鹉
一巨商姓段者,蓄一鹦鹉,甚慧,能诵《陇客》诗及李白《宫词》《心经》。每客至,则呼茶,问客人安否,寒暄。主人惜之,加意笼豢①。一日,段生以事系狱②,半年方得释,到家,就笼与语曰:“鹦哥,我自狱中半年不能出,日夕惟只忆汝,汝还安否?家人喂饮无失否?”鹦哥语曰:“汝在禁数月不堪,不异鹦哥笼闭岁久?”其商大感泣,遂许之曰:“吾当亲送汝归。”乃特具车马,携至秦陇③,揭笼泣放,祝之曰:“汝却还旧巢,好自随意。”其鹦哥整羽徘徊,似不忍去。(文莹《玉壶清话》)
【注释】①豢:饲养。②系狱:囚禁在狱中。③陇:同“垄”,土埂、土丘。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蓄一鹦鹉(养) B.半年方得释(才)
C.就笼与语曰(说话) D.遂许之曰(左右)
2. 选出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
A.能诵《陇客》诗及李白《宫词》《心经》 及其家穿井(《穿井得一人》)
B.主人惜之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
C.一日,段生以事系狱 非学无以广才(《诫子书》
D.乃特具车马,携至秦陇 去后乃至(《陈太丘与友期行》)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
(1)汝在禁数月不堪,不异鹦哥笼闭岁久。
译:
(2)遂许之曰:“吾当亲送汝归。”
译:
4. 文章说鹦鹉“甚慧”,它的“慧”表现在:①能诵读诗文;②向客人问安;
③ ; ④ 。
5. 读了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二、雁奴
雁奴,雁之最小者,性尤机警。群雁夜必择栖,恐人弋①也,每群雁夜宿,雁奴独不瞑,为之伺察。或微闻人声,必先号鸣,群雁则杂然相呼引去。后乡人熟其故②,巧设诡计。爇火③照之。雁奴戛然④鸣,乡人遽⑤沉其火。群雁惊起,视之,无物也,复就栖焉。如是者四三⑥。群雁以奴绐⑦己也,共啄之,又就栖然。未几,乡人执火前雁奴畏众啄不敢鸣群雁方寐一网无遗者。
【注释】①弋(yì):一种带绳的箭,这里作动词。②熟其故:熟悉其中的缘故。③爇(ruò)火:点燃火把。④戛(jiá)然:雁叫声。⑤遽(jù):马上。⑥四三:再三再四,屡次。⑦绐(dài):欺骗。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恐人弋也(担心) B.雁奴独不瞑(闭眼)
C.或微闻人声(有人) D.群雁则杂然相呼引去(纷纷地)
2. 用“/”给文中画线的内容断句,限四处。
乡人执火前雁奴畏众啄群雁方寐一网无遗者。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
(1)或微闻人声,必先号鸣,群雁则杂然相呼引去。
译:
(2)群雁以奴绐己也,共啄之,又就栖然。
译:
4. 群雁为什么认为雁奴在欺骗它们?
5. 文中的雁奴、群雁,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选择其中一个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三、义猴
某山隅有一老圃,早失偶,惟一女远适他乡。猎者怜其孤,赠以猴。老者爱如赤子每出必从不链不掣而不离不逸。如是者五年。一日,老者暴卒,猴掩门,奔其姐,泪如雨。曰:“父死乎?”颔之,乃俱归。老者家徒壁立,无以为养,猴遍哭于乡,乡人乃资而掩之。姐引之去,猴揖谢之,仍牢守故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