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950字。
2022年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福建省卷)
(本卷共21小题 总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10分)
何谓知己?知己就是“我寄愁心与明月, ① ”的休戚与共(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 ② ,提携玉龙为君死”的义无反顾(李贺《雁门太守行》),是“春蚕到死丝方尽, ③ ”的至死不渝(李商隐《无题》)。
自古,中国人就与奋斗结下不解之缘。战国时的《礼记》中就有“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 ④ ____”;诸葛亮的《诫子书》也道“非学无以广才, ⑤ ”;奋斗者前赴后继:“ ⑥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奋斗者有济世情怀:“ ⑦ , ⑧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奋斗者有奉献精神:“ ⑨ , ⑩ ”(龚自珍《己亥杂诗》)。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10分)
奔腾呼啸、zhuó ① 浪翻滚的黄河,过了陕西壶口后,水面宽阔了,水流缓慢了,每年裹挟 ② 的十六亿吨泥沙也就慢慢沉淀了,变成了新增土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几百万年过去了,沉淀出了 甲 丰美的华北大平原,成了中华民族的摇篮和龙兴之地。这就是沉淀之功,也体现了沉淀的魅力。
人生就如同河水,既需要波涛汹涌,大浪淘沙;但也需要风平浪静,沉淀集聚。人生沉淀是卧薪尝胆,养精蓄锐;是 乙 ,蓄势待发;是稳中求变,以静制动。 丙 。
(1)根据拼音为①处选择正确的汉字,为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2分)
①________(A. 濯 B. 浊)
②________(A.xié B.jiā)
(2)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2分)
甲________(A. 富裕 B. 富饶)
乙________(A. 韬光养晦 B.闭门不出)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3分)
(4)下列四个句子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②勾践的“十年教训,十年生聚”是沉淀,换来了一朝翻身,报仇雪耻;
④司马迁的潜心著述,厚积薄发是沉淀,换来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①文、景两帝的休养生息,无为而治是沉淀,换来了汉武帝后来的大显身手,一展宏图;
③朱元璋的“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也是沉淀,换来了技压群雄,笑到最后
A.①③②④ B.①③④② C.②④①③ D.②④③①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3~4题。(6分)
行香子
秦 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颺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3.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3分)
A.开头两句从整个村庄总体印象起笔,描写春天初到农村的情景。
B.“倚东风,豪兴徜徉”表现词人事业成功、仕途得意的逸致豪兴b
C.“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用白描手法,表现农村的万紫千红。
D.“小园几许”五句,集中笔墨特写春之一隅,色彩鲜明,暗含香气,充满生机。
4.词的上下片在写景的视角上有何不同?(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6分)
齐大旱逾时,景公召群臣问曰:“天不雨久矣,民且有饥色。吾使人卜,云:‘祟①在高山广水。’寡人欲少赋敛②以祠③灵山,可乎?”群臣莫对。晏子进曰:“不可!祠此无益也。夫灵山固以石为身,以草木为发,天久不雨,发将焦,身将热,彼独不欲雨乎?祠之无益。” 公曰:“不然,吾欲祠河伯,可乎?”晏子曰:“不可!河伯④以水为国,以鱼鳖为民,天久不雨,泉将下,百川竭。国将亡,民将灭矣,彼独不欲雨乎?祠之何益!”景公曰:“今为之奈何?”晏子曰:“君诚避宫殿暴露与灵山河伯共忧其幸而雨乎!”于是景公出野居暴露,三日,天果大雨,民尽得种时。
(节选自《晏子春秋??内篇谏上》,有删改)
【注释】①祟:鬼怪。 ②少赋敛:略微收些赋税。 ③祠:祭祀。 ④河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黄河水神。
5.解释下列各组加点词。(3分)
(1)齐大旱逾时 逾:
(2)祠之无益 益:
(3)国将亡 亡: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君诚避宫殿暴露/与灵山河伯共忧/其幸而雨乎
B. 君诚避宫殿/暴露与灵山河伯/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