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810字。

  13.2 不求甚解 学案
  学习目标
  1.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2.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
  学习重难点
  1.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2.本文论述的语言十分简练,在学习时体会其作用。
  学习过程
  一、预习新课
  名人论读书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李清照的读书方法:兴味到时拿起书就读。
  朱熹谈读书时要注意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二、导学基础知识
  (一)作者简介
  邓拓(1912-1966),笔名马南邨,福建闽侯人。当代作家,1966年在文革中迫害致死。重要作品为《燕山夜话》。
  (二)写作背景
  《不求甚解》选自《燕山夜话》。《燕山夜话》是马南邨的杂文集。1961年作者《北京晚报》要求,贯彻党的“双百”方针,利用工作之余为《燕山夜话》撰写的152篇专稿,主要是知识性的杂文,内容丰富,涉及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旗帜鲜明,议论风生,也能切中时弊;短小精炼,语言流畅。是利用杂文形式,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有益尝试,颇受人民的欢迎喜爱。
  三、导读理解
  1.文章批驳的观点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盲目的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没有充分理由。
  2.文章分析陶渊明的读书态度,那他的有怎样的态度?并指出“不求甚解”的那两层含义?
  明确:态度:养成“好读书”的习惯;读书要诀在于“会意”。
  含义:第一,虚心,书不一定都都读懂;第二,读书方法:不固执一点,而要了解大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