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600字。
15 驿路梨花 学案
学习目标
1.仔细体会记叙中的抒情。
2.认真体会并掌握直接写人和间接写人的技法。
3.感悟以梨花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优秀品质,弘扬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
学习重难点
1.认真体会并掌握直接写人和间接写人的技法。
2.感悟以梨花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优秀品质,弘扬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
学习过程
一、预习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春天一到,万物复苏,百花竞放。不必说鲜艳如火的桃花,也不必说红粉似霞的杏花,单是那洁白胜雪的梨花,就能引起人们的天边遐思。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倾其笔力,大绘春花,曾留下许多不朽的篇章。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当代著名作家彭荆风的──《驿路梨花》
二、导学基础知识
(一)作者简介
彭荆风,江西萍乡人,著有小说《绿月亮》《雾茫茫》,传记文学《秦基伟将军》,纪实文学《滇缅铁路祭》《挥戈落日》,散文集《泸沽湖水色》《九月衣裳》,电影文学剧本《边寨烽火》《绿色的网》等。
(二)写作背景
《驿路梨花》写于1977年5月。当时,我经历了“文革”7年牢狱之灾后,出狱已近两年。那是5月间的一个下午,我午睡刚醒,慵倦地躺在床上读《宋诗选》,当读到陆游“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的诗句时,那美丽的意境使我联想起了过去在滇西南边地大山深处见过的大片梨花林,以及与梨花有关的许多特异人事,那都是我长久难以忘怀的美好生活。这时候,一种想用文笔描述那和谐过去的创作愿望也油然而生,我忙披衣起床抓过纸笔来写作。
三、导读理解
1.“我们”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发现小茅屋的?课文是怎样描写小茅屋陈设的?这样写有何作用?
明确:发现小木屋:“我们”在起伏不断的山间行走,天色渐晚,前不着村,后不挨寨的情况下发现梨花,进而发现了路旁的小茅屋,小茅屋的出现给“我们”以惊喜和希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