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7970字。
宁波中考语文考前信息卷(二)
一、基础知识综合
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5分)
中国人对雪,自古以来便有着多重感受,许多关于雪的故事与想象,镶嵌在我们的记忆中,闪烁着深深浅浅的无法抹去的色彩。晶莹剔透的雪花在诗词文章中纷飞了百年千年。雪是触发诗人感悟兴会、驰骋意气的媒介。寓于酒、雪中的诗协调出了文人的旷达、慢世、豪爽与雅致。然于雪,上述之咏未备。它也是中国人树立的自身理想,是①本性,永不违志;是直面困苦的意志,在艰难面前不灰心丧气,不②;是君子气节,在屈辱面前,不委曲求全,不③;是名利之外的坦荡,不矫揉造作,不见风使舵。雪一旦成为记忆,或许就成为永恒。
(1)请你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1分)
①__________
(2)请你结合语境,将正确的选项写到相应的横线上。(2分)
A.卑躬屈膝 B.妄自菲薄
②_____ ③_____
(3)参考【课文链接】,结合语境,解释材料中的加点词。(2分)
【课文链接】
前人之述备矣。
(《岳阳楼记》)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醉翁亭记》)
④备:__________ ⑤寓:____________
【答案】(1)恪守
(2)BA
(3)详尽、齐备寄托
【解析】(1)恪守():指谨慎而恭顺地遵守、严格遵守。
(2)卑躬屈膝:卑躬指低头弯腰,屈膝指下跪;形容没有骨气,低声下气地讨好奉承。
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联系②处前“在艰难面前不灰心丧气”可知,在苦难面前我们不应过分的看清自己应该勇敢面对,应用“妄自菲薄”一词,②处故选B;
联系③处“在屈辱面前,不委曲求全”可知,在受到屈辱时不应低声下气地讨好奉承,应用“卑躬屈膝”一词,③处故选A。
(3)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备:详尽、齐备;(2)句意: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寓:寄托。
二、句子默写
2.根据表格提示填写古诗文。(10分)
角度 名句
内容 山水 三峡水之美:其间千二百里,(1)__________,不以疾也。
白居易笔下西湖早春的花草之美:(2)______,__________。
乡愁 面对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李白抒发的是“(3)_________,万里送行舟”的思乡之情;面对空悠悠的黄鹤楼,(4)______?________。这是崔颢的乡愁。
状物 庭中有奇树,(5)______。(《庭中有奇树》);亭亭山上松,(6)________。(《赠从弟》)
写法 议论 (7)_________,志在千里;___________,壮心不已。《龟虽寿》
【答案】虽乘奔御风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仍怜故乡水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绿叶发华滋瑟瑟谷中风老骥伏枥烈士暮年
【解析】诗词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不能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注意:御、暮、滋、瑟、骥。
三、名著阅读
3.读下面表格,按要求答题。(4分)
人物 毛泽东 朱德 周恩来 彭德怀
形象 A.生活简朴、说话平易,身体素质佳,博览群书,涉猎广泛,一丝不苟,果决有魄力,爱军爱民,天才的军事和战略家。 B.沉默谦虚,崇尚科学,爱惜部下,深受爱戴,天性极端温和,说话朴实,喜欢运动和读书,忠于党的事业,杰出的军事家。 C.平易近人,温和文雅,细心热情,理智冷静,善于分析,知行合一,生活朴素,充满生命的活力。 D.英勇善战,有出色的军事才能,口才好,威望高,急躁而又谦虚,阶级意识很强。
事例
① 与战士讲话往往脱下帽子,与部下同甘共苦。
② 长征中经常步行,把马让给其他同志骑。
(1)ABCD分别是对人物形象的描述,其中错误的一项是()(2分)
A.A B.B C.C D.D
(2)请根据相关章节,在空格处分别为相对应的人物写出一个事例。(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D
(2)将自己的上衣脱给战士穿,长征中和普通战士一样地步行。 第一次见面用英语跟斯诺打招呼,为斯诺规划采访行程。
【解析】(1)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形象识记和理解。《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