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560字。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沁园春•长沙》却出现在第一单元的第一课,可见,高中语文把诗歌放在一个很重要的地位,而也就成为诗歌中的重中之重对以后的诗歌学习产生很重要的影响。而新诗是五四前后出现的,是相对古典诗歌而言的,用白话写的,摆脱古典诗词严整格律的束缚的,不断接受外来影响并努力融化在民族风格中的一种新诗体。五四之后对外国诗歌的大量翻译和介绍,促进了中国新诗的发展。所以高中语文在第一课选录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正好可以与新诗进行比照学习。
  二、学情分析:高中生正是价值观、人生理想的形成期,尤其是相对比较淳朴的上进的学生对毛泽东会十分感兴趣,对人生理想抱负也有自己的思索。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对理想抱负的思索,激发他们了解伟人心灵的兴趣;然后可以通过对于词语的品味,而完成诗词的欣赏。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初步了解词的一些体裁知识,能够有感情地朗诵和背诵诗歌。(准确把握停顿、重音、语速、语调、节奏等)
  过程与方法:抓住关键词语,梳理思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合作探究把握词作的感情脉络,感受毛泽东博大的情怀和革命壮志,学习心系天下的人生大境界。
  教学重点:大境界通过品味关键语句,体悟词中描绘的意象以及形成的独特意蕴,理解诗歌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教学难点:对于诗词的词语的品味,对词人感情世界的把握。
  四、资源与工具:
  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设计以及课本,再结合导学提纲,全方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重难点。
  五、教学过程:
  1、导入:以诗导诗
  提问:世界上最长的生命体是什么?
  明确:台湾诗人席慕容的回答:诗是何等奇怪的个体/生下来 就会站起来 走开/薄薄的一页 瘦瘦的几行/不需衣衫 不畏冻饿/就自己奔跑到野外/甚至 只要有几句写到谁的心里去/就可以/从商周到隋唐/一直活到所谓的当代
  2.板题揭标
  3.了解感知
  (1)词牌由来: 相传东汉明帝有个女儿名沁水公主,她的园林名沁园。后来沁园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吟咏这件事,“沁园春”词牌由此得名。
  (2)写作背景: 本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在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同志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