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610字。
吉林省2022年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
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请在下面的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第1-4题每句1分,第5题每小题1分,第6-7题每题2分)
1. ,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2. 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刚听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侵袭武汉的消息,耄耋之年的钟南山院士主动请缨,到一线主持疫情救治工作,这种精神让人不由得想起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的两句诗是: , 。
4.新冠肺炎疫情肆意之际,无数医疗工作者冒着生命危险奔赴防治一线,他们这种令人感动的行为就是孟子《鱼我所欲也》中“ , 。”这两句的真实写照。
5.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在中国历史的苍穹中,大唐是极为璀璨的一颗明星。她 , , 。
日前,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在举行一场名为“大唐风华”的博物展,参观者[甲] (络绎不绝连绵不断)。 此次展览的展品既有镂刻精巧的法门寺地宫珍宝,也有展现唐代风俗的壁上丹青,还有呈现胡风汉俗的三彩陶俑和多元共存的宗教文物……每一件展品无不[乙] (惟妙惟肖,巧妙绝伦)。
回望大唐,我们发现,那里不仅有催马战犹酣的潇洒英姿,持戈卫社稷的壮怀激烈,从业不倦dài ( ) 的踏实勤勉;也有长安集市多喧xiāo ( ) 的市井画面,万国衣冠拜冕旒的昂扬气象,汇集四方奇风异俗的博大胸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唐风华虽已成为遥远的过去,但是那种乐观向上、自信开放的时代精神,那种勇立潮头、敢于创造的奋进精神,那种融汇天下、择善而从的包容精神,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血脉之中,成为民族文化基因的突出特征。大唐风华不仅在过去对民族文化产生过深远影响,在今天乃至未来也将发挥着重要的启迪和激励。
(1) 根据注音写汉字。
①倦dài( ) ②喧xiāo ( )
(2)对文中加点字注音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镂刻lòu 衣冠guān B.镂刻lòu 衣冠guàn
C. 镂刻lóu 衣冠guān D.镂刻lóu 衣冠guàn
(3)根据语意,在[甲] [乙]两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络绎不绝 惟妙惟肖 B.络绎不绝 巧妙绝伦
C. 连绵不断 惟妙惟肖 D. 连绵不断 巧妙绝伦
(4) 根据语意,在首段横线处依次填入下列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同时以旺盛的吸引力融汇了外来文化的新鲜养分
②以强大的凝聚力继承了中国商周秦汉文化的优良传统
③以惊人的创造力成就了影响广泛、绵延至今的盛唐文化
A.②①③ B. ③②① C.①②③
(5)根据语意,对结尾段画线句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今天乃至未来也将发挥着重要的启迪和激励效果。
B.在今天乃至未来也将发挥着重要的启迪和激励作用。
6.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不具备。
B.傣族吊脚楼是少数民族极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傣族人因地制宜,采用山上的树木为建造材料,省时省力。
C.看着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D.苏炳添在亚运会上自出心裁,凭着惊人的速度刷新了亚运会田径项目男子100米的纪录。
7.完成以下对联题。
(1)删改下面句子画线的部分,使它与前面的句子组成对联。
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间面临绿水的轩斋
改后为:
(2)为下面给出的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两袖清风存正气
下联:
二、阅读(45分)
(一)古诗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面文章,完成8--12题。(10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类?”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且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