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580字。
绝密★启用前
冲刺2022年中考精选真题重组卷
语文(河南专用)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积累与运用(共28分)
一、基础知识综合
(2021??湖北省直辖县级单位??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流动,一个饱含动感与张力的美丽之词。多少精彩的流动,正和荏rǎn( )的时光一起、和广袤( )的大地一起、和自强的人民一起、和可爱的祖国一起,绘就欣欣向荣、【甲】的壮丽时代图素。
流动中国,美在“天工人巧日争新”的创造中。回前波湖壮阔的“十三五”,一张张“中国创造”的名片正在为流动中国提供着源源不断的驱动力,大数据与智能化携手上阵,交通网与致富线加速织密,人民出行体验更加美好,国家竞争实力【乙】,流动中国正步履铿( )锵、一路驰骋。
流动中国,美在“内外双循环”的联动上。当条条巨龙穿梭( )于婀娜()的江南水乡,疾驰过壮阔的表里山河,驰骋在旷远的林海雪原,广袤的神州大地正充满动感,蕴含张力。“一带一路”的璀càn( )画卷正开启【丙】的工笔勾勒,为中国与世界带来更加磅礡的生机与活力。流动的中国正带着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与行动,为国内国际协同发展输血供能。在“携手抗疫共克时jiān( )”等全球性大事件中持续发挥中流dǐ( )柱作用,以大国的伟岸身姿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巍然屹立。
1.下列给加点字的注音和根据文中拼音所写的汉字,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广袤(máo) 荏苒 B.铿锵(kēng) 共克时艰
C.婀娜(nà) 璀璨 D.穿梭(suō) 中流坻柱
2.依次填入文中【用】【乙】【丙】处的词语,最合适的一项是( )
A.流转不息 与时俱进 细致
B.川流不息 与时俱进 细致
C.流转不息 与日俱增 细腻
D.川流不息 与日俱增 细腻
【答案】1.B
2.C
1.
A. 广袤(máo)——(mào);
C. 婀娜(nà)——(nuó);
D.中流坻柱——中流砥柱;
故选B。
2.
本题考查词语辨析。甲处,流转不息:不停地流动翻转。川流不息:形容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根据“流动,一个饱含动感与张力的美丽之词。多少精彩的流动”分析“流转不息”合适;
乙处,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前进。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天天地不断增长。形容增长得很快。根据“国家竞争实力”分析。“与日俱增”合适;
丙处,细致:指办事精细周密或事物细密精致。细腻:指细致光滑,也可用来形容描写、表演等细致入微。根据“画卷正开启工笔勾勒”分析,“细腻”合适。
故选C。
二、名著阅读
3.(2021??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真题)《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写于150年前的科幻小说。在阅读过程中,哪一个科学幻想引发了你的兴趣?与它相关的情节体现了尼摩船长是个怎样的人?
【答案】示例:存在海底隧道。尼摩船长在地中海找到了他在红海做了标记的鱼,进而推知有海底隧道。他是个富有智慧又乐于探索的人。
【详解】
开放试题,答案不唯一。能依据名著内容合理解答即可。
示例:《海底两万里》中,潜艇上的人睡的床是用大叶藻做的,潜艇上的人穿的衣服是用贝壳类的足丝做成的。尼摩船长认为红海与地中海之间有阿拉伯隧道。于是在苏伊士附近将很多尾上带有铜圈的鱼放入海中,后来在叙利亚海岸找到了这些带有铜圈的鱼,从而发现了阿拉伯海底通道。
《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艇长是小说里一个居主要地位的人物。他逃避人类,蛰居海底,而又隐隐约约和陆地上的某些人有一种特殊联系。他知识渊博,带有浪漫、神秘色彩,乐于探索,遇事头脑冷静,沉着而又机智。
尼摩是一个有博爱之心的勇士,有着为人类献身的崇高精神。他请求阿龙纳斯教授为伤势严重的部下治疗,面对水手的死尼摩甚至情绪激动地留下了眼泪,并且为他举行了庄严隆重的珊瑚王国的葬礼;看到印度采珠人被鲨鱼袭击,他“奋不顾身地站了起来,拿着匕首直朝大鲨鱼冲去,和鲨鱼进行肉搏”,还慷慨地送给采珠人一袋珍珠维持生计。虽然脱离了世俗社会的生活,尼摩仍然以慈爱之心关注着被压迫国家的人民。他定期地将装有金银财宝的箱子交给固定的联系人,为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提供物质援助。
4.(2021??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真题)请你结合自己读《儒林外史》第五回“王秀才议立偏房,严监生疾终正寝”、第四十八回“徽州府烈妇殉夫,瞭泰伯祠遗贤感旧”的相关体验,就如何阅读讽刺作品给出两点建议。
【答案】示例:①体会批判精神。王家三姑娘绝食“殉夫”,全县的读书人都来“祭”这个“好女儿”,是对“吃人”的封建礼教的批判。
②欣赏讽刺笔法。王德、王仁在严监生议立偏房时,“绷着脸”、“垂头丧气”,拿上银子,“义形于色”。神态描写活化了俩人贪财忘义的嘴脸。
【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阅读方法。结合自己读《儒林外史》的阅读体验写出阅读建议即可。
示例:(1)体会批判精神。第四十八回“徽州府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