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6940字。
绝密★启用前
冲刺2022年中考语文精选真题重组卷语文(河北专用)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一部分(1~4题20分)
一、基础知识综合
1.(2021??甘肃兰州??中考真题)下面文段是展览中某两个板块的引言。根据语境,完成小题。
【人物传记板块】
如果想把一些伟大的有用的思想教给人们的话,①读人物传记是一种更易于将思想创立者的生活与人格联系在一起的方式。[甲]“同那些已经过世的伟人交朋友”,这听起来很荒唐,但是如果你一生中总是与那些有远见卓识的人物交友的话,那么你将生活得更好,更有教养。人都需要不断__________生活的动力,__________是在年轻的时候,要有偶像和模,有高远目标的激励。
在这里,我们阅读人物故事,寻找心中的榜样,与勇敢的心灵为伴。
【走向科学板块】
我们对世界进行的许多研究虽然都是真实的,却也是不全面的。[乙]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应该停下来“流连”一下,回味一下,总结一下,看看是否漏过了什么重要的方向。科普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我们“流连”一下,回头来看看:一个异想天开的念头,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一个看似幼稚的想法,也许都会开启科学上的一段新旅程。一部好的科普作品对社会的意义在于使科学家个人的内心体验成为社会思考,②人们会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产生丰富的联想,理解它的价值,使社会产生新的知识、能力,甚至开创新的视野。
在这里,我们阅读科普作品,探索奇妙的科学世界,一起__________科学之光。
(1)依次填入上文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增长 一定 追求 B.添加 一定 追求
C.增长 特别 追逐 D.添加 特别 追逐
(2)下列对文段中加点词和画线处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远目标”“内心体验”的结构类型相同。
B.画线句①的主干是“读人物传记是方式”。
C.[甲][乙]两句中引号的用法相同,表示特殊含义。
D.画线句②有语病,应将“理解它的价值”调至“产生丰富的联想”前。
(3)请结合你的生活经历,谈谈对画波浪线句子的理解。
一个异想天开的念头,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一个看似幼稚的想法,也许都会开启科学上的一段新旅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 (2)C (3)示例①:看到天空的飞鸟就想自己也自由飞翔,于是去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探索鸟类飞翔的奥秘,开启了对生物仿生学的科学探索之旅。
示例②:小时候看到蚂蚁搬家,于是请教生物老师了解其中的奥秘,由此开启了对昆虫世界的探索之旅。
示例③:看到水杯里的筷子是弯曲的,学习了物理知识后知道了这是由光的折射造成的,开启了对光学的探索之旅。
【详解】
(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增长:意思是增加、长进。添加:意思是添入、增加。结合语境中“生活的动力”可知,填“添加”更恰当;
一定:有一经确定,固定不变,规定的,确定的,适当的意思。特别:是十分、非常、尤其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达到了某个程度。结合语境可知,填“特别”更为恰当;
追求:意指尽力寻找、探索,也特指向异性求爱。追逐:意思是指迅速积极地追寻逃跑的东西,竞争、角逐,从后追赶。结合语境可知,填“追逐”更为恰当;
故选D。
(2)C.结合语境可知,[甲]句中引号的作用是在行文中引用他人的话,即成语、格言、诗词等;[乙]句中引号的作用是表示特殊含义,即指引号中的词语“流连”一词在其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产生了新的意思,也就是对“科学发现”的回顾、总结,因此选项中“两句中引号的用法相同”表述错误;
故选C。
(3)本题考查对文本语句的理解分析和对比拓展的能力。结合划线句中“异想天开的念头”“司空见惯的现象”“看似幼稚的想法”都会开启科学上的一段新旅程,即可作答。解题时,需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联系生活经历谈谈对“科学发现”的理解。
示例:小时候看到太阳东升西落,于是请教爸爸了解其中的奥秘,由此开启了对天体宇宙的探索之旅。
二、句子默写
2.(2021??湖北十堰??中考真题)古诗词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____,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
(2)俗子胸襟谁识我?________________。(秋瑾《满江红》)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4)文天祥《过零丁洋》中,表现作者舍生取义、宁死不屈的坚定信念和昂扬斗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国古代诗歌蕴涵丰富的智慧。或包含物候现象,如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中“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或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如晏殊《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或一针见血地指出封建王朝兴亡背后的历史真谛,如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议论,发人深省。
【答案】 馨香盈怀袖 英雄末路当磨折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兴 百姓苦 亡 百姓苦
【详解】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