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4670字。

  2022年福建中考语文考前信息卷(三)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10分)
  古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滋润着我们干涸的心灵,点缀着我们生命的星空。我们从“欲渡黄河冰塞川, 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中感受到人生道路的艰难;从“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中体味到诗人对爱情的至死不渝;从“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⑤____________________”中领会到作者不随俗流、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从“人知从太守游而乐,⑥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中体会到作者与民同乐的乐趣。
  “月”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常见意象,苏轼《水调歌头》中“⑦___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美好的月光,表达出对亲人美好的祝愿;杜甫《月夜忆舍弟》中“⑨_____________________,⑩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点明时令,并借明月表达出对故乡的浓浓思念之情。
  【答案】将登太行雪满山 云横秦岭家何在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独往湖心亭看雪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解析】诗词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不能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注意:蜡炬、婵娟。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10分)
  困难一定能被克服,对此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所谓“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中国人向来是知难  ①  而进的。正是在与困难斗争的过程中,我们遇强更强、愈挫愈勇,锻造出强大的心理  甲  力,hán  ②  养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具备了“打逆风球、走上坡路”的能力与定力。我们能取得在较短时间内疫情防控的重大战略成果,彰显的也是面对困难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这样的精神,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国家都是至关重要的,乙,不断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风雨多经人不老,关山初度路犹长。”我们曾经遇到过许许多多的困难,正在经历多种多样的困难。未来也一定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只要我们  丙  ,始终保持向困难进发的勇气和毅力,把发展的眼光放得更远,把奋斗的脚步踩得更实,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就没有什么风雨波折能阻挡中国前进的坚定步伐。
  (1)根据拼音为①处选择正确的读音,为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2分)
  ①______(A.nán   B.nàn )        ②_____( A.函   B.涵 )
  (2)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丙处。(只填序号)(2分)
  甲_____(A.承受B承担)     丙_____( A.人多势众   B.万众一心 )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3分)
  (4)下列四个句子填入文中乙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一个国家有这样的精神
  ②一个人有这样的精神
  ③就可以凝聚起众志成城、战无不胜的磅礴力量
  ④就可以激发出勇往直前、开拓进取的力量
  A.①④②③ B.①③②④ C.②④①③ D.②③①④
  【答案】(1)A B
  (2)A B
  (3)我们能在较短时间内取得疫情防控的重大战略成果
  (4)C
  【解析】(1)①难——nán,知难而进:迎着困难上。故选A。②hán——涵,涵养:滋润养育。故选B。
  (2)甲.承受:接受、承担。承担:担负,担当。“承担”多用于某项具体的工作或任务。“承受”多用于精神层面。根据前面的“心理”可知,应用“承受”。故选A。
  乙.人多势众:声势力量大。万众一心:千万人一条心。形容团结一致。“人多势众”有贬义,“万众一心”含褒义。根据“始终保持向困难进发的勇气和毅力”可知此处应用褒义词“万众一心”。故选B。
  (3)画线句成分残缺,缺少谓语,应在“较短时间内”后加“取得”。
  (4)考查排序。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应先说个人,后说国家。故②为首句。④句强调的是“这样的精神”对于个人的激励作用,应为第二句。①句为第三句。③为末句,强调的是“这样的精神”对于国家的重要意义。故排序为:②④①③。故选C。
  二、阅读(70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