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910字。
《安塞腰鼓》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重点字词,感受安塞腰鼓所散发的磅礴气势和力量之美;
2.体会长短句式交错使用的节奏、韵律的变化特点,学习反复、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充满激情的语言特色;
3.感悟安塞腰鼓所蕴蓄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底蕴,培养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安塞腰鼓所散发的磅礴气势和力量之美;
2.体会长短句式交错使用的节奏、韵律的变化特点,学习反复、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充满激情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
感悟安塞腰鼓所蕴蓄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底蕴,引导学生深入领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俗语说:“一方山水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 产生于黄土高原上的安塞腰鼓,是我国北方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民间舞蹈之一,它粗犷、雄浑、动力十足。有人这样形容道:“安塞腰鼓表演起来有股能劲,挥槌有股狠劲,踢腿有股蛮劲,跳跃有股虎劲,转身有股猛劲,全身使出一股牛劲,看了叫人带劲,听了给人鼓劲,实实在在足劲!”今天我们就一起跨越时空,走进黄土高原,走近安塞腰鼓,去感受一下它的风采和魅力。
二、有关资料
1.作者介绍
刘成章,1937年生,陕西省延安市人。当代诗人、散文家。现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已出版六种散文集,其中《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安塞腰鼓》是《羊想云彩》中的一篇。
2.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是陕北的汉族民俗舞蹈。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1996年,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
2006年5月20日,安塞腰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远古时代,黄河各流域部落的男性常用一截中空的树干包以羊皮,携在腰间,击之以驱赶野兽。后来,在秦朝为了防止其他游牧民族侵犯疆土,每个士兵身上都背着鼓,用于警报。
三、预习设计
1.文学常识填空
刘成章,当代_____、______。散文集《__________》获首届鲁迅文学奖,《安塞腰鼓》是其中的一篇。
答案:诗人 散文家 羊想云彩
2.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晦暗( ) 羁绊( ) 冗杂( )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