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0390字。
文言文阅读专题
湖南省益阳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4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四年春二月,李泌自陈衰老,独任宰相,精力耗竭,既未听其去,乞更除一相,上曰:“朕深知卿劳苦,但未得其人耳。”上从容与泌论即位以来宰相曰:“卢杞忠清强介,人言杞奸邪,朕殊不觉其然。”泌曰:“人言杞奸邪而陛下独不觉其奸邪,此乃杞之所以为奸邪也。傥陛下觉之,岂有建中之乱乎。杞以私隙杀杨炎,挤颜真卿于死地,激李怀光使叛,赖陛下圣明窜逐之,人心顿喜,天亦悔祸。不然,乱何由弭。”上曰:“杨炎以童子视朕,每论事,朕可其奏则悦,与之往复问难,即怒而辞位。观其意,以朕为不足与言故也。以是交不可忍,非由杞也。建中之乱,术士豫请城奉天,此盖天命,非杞所能致也。”泌曰:“天命,他人皆可以言之,惟君相不可言。盖君相所以造命也,若言命,则礼乐刑政皆无所用矣。纣曰:我生不有命在天,此商之所以亡也。”上曰:“朕好与人较量理体,崔祐甫性躁,朕难之,则应对失次,朕常知其短而护之。杨炎论事亦有可采,而气色粗傲,难之辄勃然怒,无复君臣之礼,所以每见令人忿发。余人则不敢复言。卢杞小心,朕所言无不从。又无学,不能与朕往复,故朕所怀尝不尽也。”对曰:“言无不从,岂忠臣乎。夫言而莫予违,此孔子所谓一言丧邦者也。”上曰:“惟卿则异彼三人者朕言当卿常有喜色不当常有忧色虽时有逆耳之言如向来纣及丧邦之类。朕细思之,皆卿先事而言,如此则理安,如彼则危乱,言虽深切而气色和顺,无杨炎之陵傲。朕问难往复,卿辞理不屈,又无好胜之志,直使朕中怀已尽屈服而不能不从,此朕所以私喜于得卿也。”泌曰:“陛下所用相尚多,今皆不论,何也。”上曰:“彼皆非所谓相也。”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卷第三十三,藩镇连兵》))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惟卿/则异彼三人者/朕言当/卿常有喜色/不当常有忧色/虽时有逆耳之言/如向来纣及丧邦之类/
B.惟卿/则异彼三人者/朕言当卿常有喜色/不当常有忧色/虽时有逆耳之言/如向来纣及丧邦之类/
C.惟卿则异彼三人者/朕言当卿常有喜色/不当常有忧色/虽时有逆耳之言/如向来纣及丧邦之类/
D.惟卿则异彼三人者/朕言当/卿常有喜色/不当/常有忧色/虽时有逆耳之言/如向来纣及丧邦之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除,“除官”即“解除官职”,李密《陈情表》“除臣洗马”亦指解除官职。
B.卿,三公九卿,高级官员名,能跟随皇帝左右参与决策,本文所用即此意。
C.颜真卿,创颜体楷书,书法家,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
D.小心,指的是小心应对,唯唯诺诺,本文中的古义与现代汉语意不尽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泌因精力不济难以“独任宰相”,遂向皇帝辞职,未能获允后,又提出再增加一名宰相以减轻自己的工作负担,皇帝也未从其请并好言相对。
B.你们都说卢杞是奸邪,我不同意,我觉得他是个“忠清强介”之人,这既说明观察角度不同结果也不同,文中还强调皇帝要有主见,不能人云亦云。
C.李泌与皇上争辩在于对建中之乱起因的看法、赶走杨炎与卢杞有没有关系,君臣一来一往,畅所欲言地交流,圣君明君、诤臣贤臣的形象溢于字里行间。
D.臧否人物,皇帝亦然;选文中的李泌、卢杞、杨炎作为下级,具有突出的下级学意义,《通鉴》“可以自淑,可以诲人,可以知道而乐”,所言不虚。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杨炎以童子视朕,每论事,朕可其奏则悦,与之往复问难,即怒而辞位。
(2)盖君相所以造命也,若言命,则礼乐刑政皆无所用矣。
14.文末皇上所说的“此朕所以私喜于得卿也”,这句话暗含什么道理?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
湖南省师大附中2022届高三4月模拟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职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