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230字。
《兰亭集序》详案
(片头)
一、导入
(播放字的图片) 同学们请看屏幕,屏幕上显示的是一部书法作品中的一部分,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字不论结构、笔法、章法都已达到高度精熟的地步了,字形变化多端,神韵朗然,给人一种脱尽朴质古意,纵逸潇洒又不失雄健的感觉。你们知道这是哪位书法家的字体吗?对,这就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书法家王羲之的作品,(出现人物头像),请看,这就是王羲之。人们评价他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并冠其以“书圣”之美誉,连乾隆皇帝也说他的字“尽善尽美”。我们知道“书为心画”,笔墨实际上就是一个人才情、气质和性格的流露与暗示。从王羲之的字中,我们看到了他那种一气呵成、挥洒自如的气质,今天,我们来换个角度,从他的一篇文章《兰亭集序》入手,进一步了解王羲之,感受他对于人生的深刻体察和感悟。
[板书课题]
二、教学过程
1、我先来看看大家预习之后,对文章读懂了没有。
[播放预习提纲、提问、明确]
2.字词就解决到这儿。对于《兰亭集序》这篇文章,大家可能不很熟悉。[缓慢放映全序画面] 但是,千百年来, 《兰亭集序》却的的确确为文人志士所喜爱,所传诵,这当然绝不仅仅因为其书艺超绝无双,而是文章本身,有很深刻的人生哲理蕴含其中,同时也展现了魏晋时期特有的时代风貌和时人习气。那么作者又是怎样来传达和展现的呢?下面我们先来齐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文章从表达方式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是哪两部分呢?
3.[提问] 文章大致可以分为哪两部分呢?
[明确] 第一部分是第一自然段,侧重记叙;第二部分是第二、三自然段,侧重抒情,议论。
4,在记叙部分里,作者写了景、写了人,初中时我们学过周敦颐一篇——?《爱莲说》,文章开头是怎么写莲花的?[明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呢?[明确]对莲花及莲花所象征的君子品格的赞美之情。[提问]是什么写法呀?[明确]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比较一下,本文的一开头的又写了什么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第一自然段。
5,分析第一自然段。
[提问](师读)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这一句交代了什么?
[明确] 时间、地点、聚会的目的---修禊
[提问]“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这里交代了什么呢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