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7750字。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
  陕西省咸阳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检测(二)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庄子与屈原,是中国哲学史与文学史上两颗璀璨的巨星。他们同时出现于中国的战国时代,庄骚比翼,哲诗辉映,代表了我们民族在思辨与审美领域中达到的高峰。
  庄子是一位将认知与审美融为一体的哲人,他的人本体论哲学,让人们追思“有限的个体生命如何去把握永恒的美的人生”,带有一种诗意的光辉。一部探讨哲理的《庄子》,充满了艺术想象、浪漫情调和浓郁的诗情。以“辩多而情激”著称的庄子,正是在理智与情感、哲学与诗之间寻求美和自由的人生——诗意的人生。庄子既是哲人,又是诗人,确切地说,他是一位“哲诗”。屈原则恰好是诗人而兼哲人,是一位“诗哲”。他不仅写出了《天问》那样广泛涉及宇宙、神灵、万物、历史、政治、人生问题的哲理诗,以诸子式的怀疑、批判、探索的精神,叩问宇宙、历史与人生之谜,即使《离骚》《九歌》这类抒情诗篇,也都蕴含了深邃的哲学意识,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哲学、历史哲学、人生哲学的思考。庄子、屈原及其作品的出现,远远超出了哲学、诗歌艺术的范畴,而具有了整个文化精神领域的意义。
  庄子与屈原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文化高峰中文史哲互涵互动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战国时代,经济、政治经历着极为深刻的变化,文化上亦在历史继承和南北支流的基础上总结、革新、开创,从而掀起了中国文化史上灿烂的第一个高潮。在这个“高峰”和“源头”时代,出现了以“楚辞”为代表的文学,以《左传》《战国策》为代表的史学和以诸子为代表的哲学,它们体现了整个历史时代的学术造诣和文化水平。而且,三者之间还表现出一种互涵互动的关系:无论是文学、史学还是哲学,其中任何一个都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互相联系、渗透,彼此促进错综地发展的。在文史哲的交融中,不仅文学自身兼含着史哲的因素,从而呈现了一种气象雄浑的“大文学”形态,同时还出现了史著文学化与哲学诗意化的倾向。史著文学化导致了史传文学的产生,它们是史与文的有机统一,是用文学的手法写出的历史,文是以历史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从而既把历史文学化了,又把文学历史化了。哲学的诗意化,其结果是哲理艺术散文的产生和诗化哲学的出现。《老子》等虽是自创体系的哲学,但认知中又都运用了以形见理的方法,逻辑思维的线索上缀满了形象的花结,使哲理与艺术达到了完美的结合,进而更在情与理的交融中,出现了睿智与深情结合的诗化哲学。
  庄子与屈原正是在这种学术文化背景中出现的。作为一种文化奇观的“庄骚辉映”,实则是在诗意的沉思和沉思的诗意中,表现了哲学和诗在最深层次上的融通。
  (摘编自赵明《庄周屈原比较论》)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庄骚比翼,哲诗辉映。“哲诗”是指作品富于哲理的诗人,“诗哲”则是指著作充满诗意的哲学家。
  B. 庄子与屈原的出现,是文化高峰中文史哲互涵互动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互涵”指彼此促进,“互动”指彼此渗透。
  C. “史著文学化”指的是不拘泥于历史的真实,用文学的手法撰述历史;“哲学诗意化”指的是借鉴诗歌创作手法来表达哲学思想。
  D. “庄骚辉映”是在诗意的沉思和沉思的诗意中,表现了哲学和诗在最深层次上的融通。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门见山地提出了“庄骚辉映”这一文化奇观代表中华民族思辨与审美高峰的观点。
  B. 文章主体部分采用并列式结构,从现象到原因两个角度对“庄骚辉映”这一文化奇观加以阐述。
  C. 文章第二段主要采用例证法,用庄子与屈原两人的作品论证了“庄骚辉映”这一文化奇观的存在。
  D. 文章第三段先后从文史哲三者交融到两种文化倾向,论证了“庄骚辉映”这一文化奇观的产生背景。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庄子》充满了艺术想象、浪漫情调和浓郁的诗情,引导我们去把握永恒的美的人生。
  B. 庄子、屈原及其作品具有整个文化精神领域的意义,所以远远超出了哲学、诗歌艺术的范畴。
  C. 中国文化史上的第一次高潮,是战国时代文化在南北交流的基础上总结、革新、开创的。
  D. 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太史公书》正是“庄骚辉映”这一文化奇观的又一佐证。
  陕西省安康市2021-2022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教学质量联考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代韩驹说:“作语不可太熟,亦须令生。近人论文,一味忌生语,往往不佳。”何以用熟语创作出来的作品欠佳呢?胡仔解释说:“事浅语熟,更不思究,率尔用之,往往有误。”从文艺心理学角度看,正因为用语太熟,文人不经思考便“率尔用之”,致使创作进入了无意识的自动化状态,结果就出现了纰漏。胡仔的说法有点流于皮相之谈,其实这样炮制的作品即使没有错误,也终究是满纸套语,缺乏新意,难以摆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