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400字。 2022年新高考语文全国卷复习资料:现代文阅读之概念理解题
【学习目标】
一、把握现代文阅读Ⅰ“概念理解题——抓内涵外延,辨思考角度”的要求和题型。
二、迁移训练,提高学生完成现代文阅读Ⅰ的解题水平。
【导入学习】
对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理解是近年来新高考全国卷常考命题点,这里的“重要概念”指文中的重点讲述对象,理解重要概念主要考查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答题时,或因不能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外延而弄错选项,或对下定义的方法知之甚少而得不到满分。二轮备考时,要特别注重概念理解题。
【自主学习】
问题导引,以题说法
一 错误理解概念内涵外延
概念包括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的内容。内涵指构成概念的要素,包括事物的属性、性质、特点等;外延指概念的对象范围。考生在理解概念时,最容易在判断概念的对象范围上出错。这就要求考生在答题时,注重把握文中涉及的概念,把握概念的本质以及涉及的对象,从词义、句意等多个角度来理解概念的含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材料一:
社区体育活动是指以基层(微型)社区为区域范围,以辖区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锻炼需求、增进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在公共行政力量的支援下,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体育活动。在社区体育活动中,社区居民可以自发自愿地以各种方式自由灵活地组织在一起,充分运用公共自然环境和全民共享的体育设施(包括社区内学校设施)进行具有生活娱乐性和低竞技性的体育健身活动。社区体育是国家城市发展日趋成熟以及社会转型的必然产物。伴随体育的大众化而来的就是它的社区化,即由国家统一办体育,推演到整个社会,各个社区都在兴办全民体育,提升社区体育场地的容量和质量,开展形式与内容丰富多样的健身活动,吸引社区内各阶层、各年龄段的人员参与社区体育活动。它能够提高居民身心健康水平,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构建和谐的居民社交关系,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有力地推进了《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的实施。
(摘编自王凯珍《社会转型与中国城市体育发展》)
材料二:
城乡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约为三分之一,
中国正大力推广全民健身专项行动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郑宇):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数据表明,影响健康60%以上的因素是行为和生活方式。体育运动是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科学的身体活动可以预防疾病,愉悦身心,促进健康。日前,《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在全国展开,大力推广全民健身行动。
国家体育总局对全民健身活动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城乡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为33.9%,其中20~69岁居民经常锻炼率仅为14.7%,成人经常锻炼率处于较低水平,缺乏身体活动成为多种慢性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为普及公众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让科学运动走进公众的生活,中国大力推动全民健身专项行动,并制定了下一阶段的工作目标,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司长郎维介绍:“到2022年和2030年,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分别不少于90.86%和92.17%;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7%及以上和40%及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分别达到1.9平方米及以上和2.3平方米及以上。”
中国努力推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自2009年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条例》以后,明确了每年的8月8日是全民健身日。中国的许多城市建设了体育公园、社区健身中心、城市慢跑步行绿道等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让想健身的群众有适当的场所。同时,有关部门一直在大力推广普及广播操和工间操健身制度。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副司长邱汝女士说:“力图通过这种活动,提高老百姓健身的意识,弘扬我们体育的文化、健身的文化,让老百姓养成自觉健身的意识和自觉健身的习惯。在此,我们也希望号召全国各界的朋友们,每天做两遍广播操,对我们的身体是有好处的。”
近年来,在公园、体育场、马路上,随处可以见到跑步健身爱好者的身影,马拉松、徒步等运动也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而手机计步、微信运动等小程序、APP也成为“网红产品”。太极、瑜伽、健身、马拉松等,已成为部分中国人生活的一种方式。科学研究表明,运动对预防和改善超重、肥胖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具有积极的作用。但运动需要遵循科学规律,如何科学运动、适度健身,降低在健身过程中受伤的风险?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专家厉彦虎说:“运动要遵循一个基本的原则:适度、柔和、均衡、循序渐进、个性化。这是科学运动的五大基本原则。健身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儿童和成年人、老年人运动方式、运动量及运动强度包括运动频率有所不同,需要通过科学的评定,指导科学健身。”
材料三:
美国社区体育的发展已有100余年,在为社区居民提供体育公共服务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经验。美国政府推出“健康公民2020”计划,增加城市社区体育中心的数目是其主要指标,城市社区每万人修建一英里野营、自行车或健身路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