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820字。

  2022年新高考语文全国卷复习资料:古代诗歌阅读之形象题
  教学目的:
  1.通过练习使学生对“古代诗歌形象题”知识点更加熟悉
  2.让学生在练习及讲评过程中理清解题思路
  3.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学生的诗歌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1.熟悉考点,熟悉解题方法
  2.训练解题思维及解题速度
  3.提高答题准确性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学生完成“古代诗歌形象题”配套检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讲评“古代诗歌形象题”配套检测练习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
  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岑 参
  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
  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
  能兼汉月照银山,复逐胡风过铁关。
  交河城边鸟飞绝,轮台路上马蹄滑。
  晻霭寒氛万里凝,阑干阴崖千丈冰。
  将军狐裘卧不暖,都护宝刀冻欲断。
  正是天山雪下时,送君走马归京师。
  雪中何以赠君别,惟有青青松树枝。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中说“雪崔嵬”,而不说山崔嵬,形象地表现出天山雪景的壮阔,耸立云霄,连绵宽广。
  B.三、四两句写天山雪的动态威势,北风入雪,造成天山雪景风雪交加的气势,气氛更强烈。
  C.五、六两句写天山雪光华亮如明月,一个“逐”字不但写出雪的光华照人,更兼呼呼有声。
  D.“都护宝刀冻欲断”写都护的佩刀被冻得几乎要折断,用夸张的手法叙写天山雪的奇寒。
  ★(2)这首诗结尾的“松树枝”对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作用?(6分)
  答:                                    
  解析1
  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岑 参
  天山雪云常不开,开:消散。千峰万岭雪崔嵬。崔嵬(cuī wéi):山势高耸的样子   天山上的云雪终年不开,巍巍千山万岭白雪皑皑。
  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夜来北风卷过赤亭路口,天山一夜之间大雪更厚。
  前四句概括地写天山雪景之壮观,从高空的雪云,到半空的雪岭。。雪云凝集,终日不开,天山之雪天上来,绵延无尽。"千峰万岭雪崔嵬",形象地表现出天山雪景的壮阔,耸立云霄,连绵宽广。天山雪已崔嵬高耸,却还在不断增高加厚。北风入雪,造成天山雪景风雪交加的气势,气氛更为强烈
  能兼汉月照银山,复逐胡风过铁关。雪光和着月光照映银山,雪花追着北风飞过铁   关天山雪,不但光华照人,更兼呼呼有声,真是有声有色。奇寒是天山雪突出的特色,
  交河城边鸟飞绝,轮台路上马蹄滑。交河城边飞鸟早已断绝,轮台路上战马难以走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