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4330字。

  2021-2022学年高三二轮复习验收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冰雪运动历史悠久,在古代绘画中,曾涌现出不少以冰雪运动为题材的作品。其中,尤以反映冰嬉盛景的《冰嬉图》为大众所熟知。
  冰嬉,又称“冰戏”。早在远古时期,人们便开始将滑雪狩猎的场景绘于岩石之上。唐宋以降,冰雪运动的雏形逐渐形成。至清代,冰嬉作为一种风俗广为流行,一些画家遂将冰嬉场景入画,现存较为典型的作品有金昆的《冰嬉图》、程志道的《冰嬉图》、张为邦的《冰嬉图》等。这些清代画作真实生动地记录了丰富多彩的冰嬉盛景,为当代冰雪运动的推广和艺术创作提供了宝贵资源。
  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为契机,传统冰嬉文化通过多元形态焕发活力,冰嬉主题的美术作品层出不穷,塑造着新的文化景观,讲述着新时代的中国故事。比如,在“生命之光•2022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上,版画《高歌冬奥•冰雪情》既借鉴了清代《冰嬉图》的卷轴式构图,又创新了内容和形式。作品上半部分以传统冰嬉活动为主要内容,下半部分则选取北京冬奥会主要场馆和体育项目,展示现代冰雪运动场景。作品以不规则的折页图形打破了传统图式规则,在今古相照中演绎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
  传统冰嬉文化不仅为当今美术创作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当代社会生活增添了亮色。在北京冬奥村,中心花园的景观设计借鉴《冰嬉图》中的环形结构,极富流动感的造型象征着运动与变化,与四周静态的建筑空间形成对比。不少文创设计师选取《冰嬉图》中妙趣十足的人物形态,在原画的基础上进行艺术提炼,制作成兼具实用性与观赏性的书签、丝巾等产品。这些以《冰嬉图》为灵感的多元创作,既进一步开掘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又使其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彰显了冰雪文化的魅力。
  与个人艺术创作的点状挖掘呈现相比,数字化技术的进步为传统冰嬉文化提供了全方位传播的可能。多媒体平台交互、线上线下互动等,为观众带来更加丰富的感官体验。无论是“数字故宫”小程序中的“冰嬉图竞技场”游戏,还是冬奥期间北京北海公园举办的“百年冰嬉盛典”展览,都以大量的数字动画、投影交互、3D打印等新手段让《冰嬉图》“活起来”。尽管数字技术的运用使作品更具感染力,但保留古代绘画艺术的魅力同样重要。为尽量留存古画的审美韵味,创作人员摒弃了普通动画常用的写实造型风格和投影效果,转而追求一种手绘之美和平面化的渲染方式,使作品保持了传统中国画原本的绘画性。在新技术与新观念的引领下,当代“冰塘图”以创新性、形式美和丰厚的文化意蕴,为观众带来了与众不同的文化体验。
  纵观古今冰培,尽管时代不同、形式不一,却都蕴含着人们对冰雪运动的热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美术作为冰雪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既记录着传统体育运动的演变,也赋予冰雪文化新的内涵。
  (摘编自段天然《创新演绎当代<冰嬉图>》)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国古代曾出现众多以冰雪运动为题材的绘画作品,其中《冰嬉图》艺术成就最高。
  B.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有助于传统冰嬉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播。
  C.借鉴古代《冰嬉图》制作而成的书签、丝巾等文创产品,它们的实用性比不上观赏性。
  D.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给人带来了更为丰富的感官体验,但削弱了传统冰嬉文化的魅力。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从对当今美术创作、对当代社会生活两个方面阐述了我国传统冰嬉文化的作用。
  B.从结构来看,文章三、四段构成并列关系,而三、四两段又和第五段构成并列关系
  C.文章围绕“传统冰嬉文化”,从古代论及当今,既有传统文化内涵,又有现代生活气息。
  D.文章论证数字化技术对传统冰嬉文化的影响时运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等论证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国冰雪运动历史悠久,伴随着冰雪运动的产生而出现的《冰嬉图》同样历史悠久。
  B.人们可以从清代《冰嬉图》中领略当时的冰嬉盛景,也可从中汲取资源进行艺术创作。
  C.有借鉴、创新的《高歌冬奥•冰雪情》体现了传统冰嬉活动,展示了现代冰雪运动场景。
  D.虽然形式不同,但不同时代的冰嬉都蕴含人们对冰雪运动的热情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旅游是民众休闲、娱乐、放松、增长见闻、陶冶情操的日常活动。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飞速发展,旅游业效应凸显,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红色旅游作为旅游中的特殊一类,有其独特的一面。红色旅游所依托的,并非青山绿水等自然资源,而是中国共产党浴血奋战、攻坚克难所凝结成的红色文化;红色旅游所利用的,是记录着中国人民“站起来”艰辛历程的革命文物。
  这些革命文物,承载着革命先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